收入分配理论(微观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
作者:高苟良 发布时间:2022-04-10 13:00:17 点赞:次
1.收入分配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仅仅是价格理论的一个特例,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过程。罗尔斯还认为,这就如同购买保险一样,当社会选择向富人征税以补助穷人的政策时,我们就为自己成为穷人家庭成员的可能性进行了保险。这是因为:由于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必然由此产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由于人们劳动的努力程度、受教育的程度和运气的不同也必然产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2.收入分配也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市场的供求均衡理论也是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只不过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表现形式。
3.微观经济学占支配地位的观点认为,由边际生产力和要素的供求均衡所决定的收入分配,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能够保证效率,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平等。
4.不仅不同的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以边际生产力为基础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取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也是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的。

一、收入分配理论(微观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怎么去阐述
1.收入初次分配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为基础。收入再分配理论是以一定的政治哲学为基础的。
2.分类:生产要素划分为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它们的价格则分别称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3.[编辑]在微观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理论一方面是对市场经济收入分配机制的总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特征,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国外微观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及其政策主张的合理成份,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有帮助的。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地得到租金,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
4.[编辑]收入分配理论在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可分为收入初次分配理论和再分配理论。
5.在市场供求决定收入分配的情况下,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将不可避免,甚至令人难以接受。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一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入分配中的运用。

二、收入分配理论(微观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如何做确定
1.收入再分配理论则以市场失灵论和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为基础,形成了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2.边际生产力论是微观经济学分析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的理论工具。一个穷人额外一美元收入给这个人所带来的额外效用大于富人额外一美元收入带来的效用。经济学家认为。
3.功利主义者主张实行收入再分配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4.原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收入再分配理论。
5.处于原始状态的人会特别关注处于收入最低层的可能性,在设计公共政策时,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提高社会中最差的人的福利。
6.由不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所形成的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也就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获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