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体制作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意义)
作者:孙郑岭 发布时间:2022-04-12 01:29:29 点赞:次
1.国税、地税合作将按照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的要求,进一步提速提质提效。对跨国避税、企业灰色利润零容忍,打击跨国公司或高收入个人利用各国税制差异和税收信息不对称,向避税港和避税地转移利润或者隐匿收入以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和世界税收秩序。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确立了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分设的征管体制。
2.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既是顺应纳税人期盼的民心工程,又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建设。由于国内各个地方的税收征管存在一定的差异,税务机关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理念不一致,服务定位以及服务理念遵循各自的特色,虽然在2015年之后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是国税、地税两个征收机关管理不衔接,出现了国税与各地税之间、地方不同税务机关之间出现了信息同步方面的缺陷;在分配管理方面,税务行政机关由于信息不流通,容易出现同一税务重复办理的问题,税收工作效率降低。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有赖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

一、税收体制作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意义),怎么能领悟
1.税收管理员税源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将税收管理员掌握的各类税源资料按照一户制管理的要求纳入管理系统中,实行集中管理,构建反避税国际协作体系、完善全国联动联查机制、健全跨国企业税收监控机制。而税收管理员制度下的征收工作却是一种协作管理的行为,它建立在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的基础上,不再对纳税人各项涉税事务进行承揽包办,从而划清了征纳双方的责任界限。
2.对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企业,将其税收风险分析事项提升至税务总局、省级税务局集中进行,将分析结果推送相关税务机关做好应对。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强为地方税收工作带来的征收困难,房产税的难以进行和附加的城市维护建设费或者教育费等费用的复杂程度为地方税务机关将重心放在其他税种上是不实际的,主体税种的取消对其他费用和其他税种的征收工作会更加困难。
3.这种按市场售价确定资源税额的征税方式也有一定问题,比如不能区分不同产地矿产的开采成本。

二、税收体制作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意义),要怎么样研读
1.建立健全随机抽查制度和案源管理制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对重点税源企业每5年轮查一遍。加强税收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以2000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为重要标志,我国税收征管改革进入了专业化与信息化并存的新的历史时期。
3.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比,现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还存在职责不够清晰、执法不够统办税不够便利、管理不够科学、组织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了税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纳税人也提出了不少意见,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深化税务稽查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将直接影响到矿业企业的利益。
4.在税收征管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已对此作出了系统规定,为推动这方面的法制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国地税机构分立24年来,受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的导向、组织机构效率和税务人员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国税与地税税收成本比未分立时提高了至少一倍。不断加强国际税收合作。
5.社会公众关注税收、理解税收、支持税收工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