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会计论文(价值链会计研究)
作者:白秉华 发布时间:2022-04-12 03:06:03 点赞:次
1.而流程与作业的产出价值确认是企业一种常规性工作,它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把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上下作业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机制变成平等的买卖的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本文阐述了价值链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再对实施价值链会计的意义及其在实践中碰到的难题进行探讨,以期丰富价值链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知识,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对会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由于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延伸,所以价值链会计将会计分期假设纳入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也可以称为会计管理,价值链会计就是价值链会计管理,或称基于价值链的会计管理。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对价值链中各个因素的考虑和重视。
3.价值链会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价值。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价值链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在报表的附表和附注方面,扩大披露的范围,着重增加反映未来财务状况的前瞻性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
4.作业增值账户用来核算流程、作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或减值。价值流转假设构成了价值链会计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价值链会计论文(价值链会计研究),如何去阐明
1.1995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基于虚拟价值的观点认为:企业都存在由物质世界构成的实物价值链和信息构成的虚拟价值链。
2.从而应采用会计事项原则,即会计信息提供者不作任何价值判断的提供所有有关价值信息的会计事项,由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重要性原则,自行加工或委托加工财务会计信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不同的要求。
3.于现有的财务会计账户处理,资产与权益的相关账户处理不变,只是将有关费用科目改为作业成本科目。增设作业成本、作业产出和作业增值账户,并按流程和作业类别进一步设置二级和三级账户。所以采用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即公允价值作为这类会计事项的计量模式。
4.1经济联合体假设世界互联网络的发展,扩展了会计主体假设的领域,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即虚的空间实体网络公司,以及实的企业或企业间兼并、破产及母子集团公司。人力资产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取得、开发、替代以及管理人力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及其摊销情况。价值链管理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一种新兴方法,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从供应商到顾客价值实现的一系列增值管理活动,以改变传统的会计管理方法。

二、价值链会计论文(价值链会计研究),要怎么样研究
1.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拥有的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现有价值,具有动态性、反馈性、自我调整性等特征。只要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经营,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可以获得每一时点或时段的财务报告,这使得价值链会计分期与传统会计分期相比具更大的弹性。
2.正如任何科学体系都必须依靠一些假设才能构建其知识体系一样,价值链会计也需要一系列的假设才能够建立。承认价值流转假设,也扩大了会计要素的计量范围,人力资产可以流转至可予计量的资产中再进行价值的确认。作业成本账户余额转入该账户的借方,作业产出账户余额转入该账户的贷方,差额为本期该作业的或减值。
3.以阎达五教授为代表的我国学者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体系,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些共识。
4.价值链会计作为1种全新的会计模式,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示为人力资产费用增加;科目贷方表示人力资产费用的结转,此科目期末无余额。阎达五教授是首次在国内提出价值链会计管理的。
5.价值链会计管理的会计主体实质上是一个虚拟的联盟。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其既是一个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也是企业建立和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