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发展史(简述管理会计的发展史)
作者:陈中农 发布时间:2022-04-13 03:22:13 点赞:次
1.所有这些都要求国家对企业成本管理活动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2.针对上述观点,西方管理会计学家作出了积极反映。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定价。
3.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会计研究》1988年第5期。本文在回顾中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展望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既然成本是一个效率指标,成本计划及其完成情况便成为国家考核国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手段。
4.国家自然重视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我国管理会计具有鲜明的特色。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
5.本文对20世纪以前的管理会计存而不论。围绕放权让利展开的企业改革,为被旧体制桎梏已久的生产力释放和经营者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会计的发展史(简述管理会计的发展史),要怎么评析
1.我国学术界对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的研究并不晚,过了将近30年之后,这个问题才被作为一件新鲜事物引入我国。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纽带,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一体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绩效评价系统。
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企业的内部动力是管理会计产生、发展和倍受重视的源泉。
3.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
4.20世纪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管理会计得到迅速的发展。
5.企业的内在意愿和要求来自何方。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开设管理会计专栏,其目的推动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密切关注全球管理会计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积极推动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6.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7.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

二、会计的发展史(简述管理会计的发展史),如何总述
1.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90年代以前的管理会计应用侧重于企业内部,没有明显的市场特征。
2.借助于国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便利条件,会计学术界始终没有摆脱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惯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出擅长且曾经极力倡导数学分析方法的卡普兰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观念转变。
3.会计一开始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管理会计。这场纷争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期。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
4.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管理会计的展望与启示从总体上说,20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而展开。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会计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会计实践则通常带有盲目性。
5.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