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处理的基础是)
作者:李思 发布时间:2022-04-13 14:55:21 点赞:次
1.会计基本准则还明确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我国会计准则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需要,在会计目标方面有了创新。
2.为了提高企业所得税信息的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并规定公允价值在企业一些资产的计量中有条件地使用,比如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面有条件地使用公允价值;。
3.图片由驴友平凡拍摄提供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会计处理方法。与销售产品相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对于这一预计的负债,其计税基础为零,从而使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了差异。企业会计人员只有准确理解并掌握这些相关内容,才能达到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目的;税收征管人员只有准确把握其内容,才能了解企业核算的所得税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和税法的规定,才可能对企业的所得税缴纳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4.当期应缴所得税的确定是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内容,更是税收征管机关重点需了解的信息。

一、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处理的基础是),怎么样才能评述
1.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余额要按照税率的变动或新征税款进行调整。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试运行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
2.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而预计的负债,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对于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将发生的支出在满足有关确认条件时,销售当期即确认费用,确认预计负债。建议会计准则和税法在那些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方面,两者在兼顾各自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统包括公允价值使用的条件、采用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减少两者的差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
3.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4.假设该企业前3年每年实现利润元,后2年每年实现利润元。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应当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5.例2:承[例1],假设该企业从第3年起所得税税率降为30%。在目前情况下,企业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时,原则上可考虑税法规定。这部分收益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处理的基础是),要怎么样解析
1.是指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2.债务法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额发生相反变化时转销。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调整由于税率的变更或新税的征收对递延税款余额的影响。递延法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
4.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明确了税会暂时性差异的相关概念并规定确认暂时性差异。
5.旧规范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按照收入费用观而产生的财务报表体系是以收益表为重心,强调已实现的收益,报表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编制,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导致了报表主要反映过去,使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未来进行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差。确认资产、负债和收益,即首先定义并规范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收益来源于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或负债价值的减少,可进一步认为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加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