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固定资产定义)
作者:黄振揻 发布时间:2022-04-14 16:07:29 点赞:次
1.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差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的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税法对这种取得的固定资产尚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应比照购入的固定资产处理,即以取得的实际成本作为固定资产原值。
2.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3.这与会计制度按调出单位的原来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原值是不一样的,要注意作纳税调整。
4.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是完全一样的。主要是企业后勤部门用于自身维修的机床、动力机、工具等和备用的发电机等,以及计仪器、检测仪器和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该设备原值为32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原值为400万元。
5.会计制度是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即如果固定资产不能达到可使用的状态,不能生产合格的产品或发挥正常的作用就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在这之前发生的费用都作为固定资产的原值。

一、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固定资产定义),如何去定义
1.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该设备原值为4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原值为50万元。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差异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是指固定资产的改造、改建、扩建等支出,这种支出有可能使流入企业的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关于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税法和会计制度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税法对这种取得的固定资产尚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应比照购入的固定资产处理,即以取得的实际成本作为固定资产原值。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产权属于本企业的所有房屋和建筑物。固定资产的减值和处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年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税法则不承认这种减值,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税法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确认作出性的规定,主要采取了列举法的定义方式,基本可以为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人账的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
5.税法对这种取得的固定资产尚没有明确规范,一般应比照购入的固定资产处理,即以取得的实际成本作为固定资产原值。

二、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固定资产定义),如何开始举例
1.税法对投资获得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要求其必须符合实际价值,不能完全按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为标准,这与企业会计制度完全按投资者确认价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原值不一样。《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制度则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2.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都要求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汇集。
3.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基本一致,接受赠与的固定资产,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金额确定;按同类设备的市价确定。包括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缴纳的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
4.所以这部分增值税应作为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差异。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税法规定必须按合同、协议确定的合理价格或者评估确认的价格确定。材态前发生的支出,减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