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识别(财务报表识别法)
作者:尤磊 发布时间:2022-04-15 05:59:18 点赞:次
1.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项目。有的企业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却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
2.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着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弄虚作假、隐瞒利润的手段。
3.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对于资产确认准则颁布之前已经存在的虚拟资产,应要求企业予以披露,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比率,也称资产周转率。
4.在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中,比重法可以用于计算:各资产占总资金资产的比重;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各所有者权益占总所有者权益的比重;。人为编造的财务报表,往往是根据所报送对象的要求,人为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形成报表。

一、财务报表识别(财务报表识别法),要怎么样简析
1.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了一个企业运用净资产赚钱的能力。速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之后再除以流动负债,速动比率一般不能低于1。连续向企业要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有差异的数据进行质疑。
2.必须根据需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些会计资料加以适当的重新组合或搭配,剖析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观察其发展趋势,推断其可能导致的结果,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将这些因偶然性因素发生的损益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能够较为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该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在后续发行情况下,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
3.也可以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与当期利润总额的增加额相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说明该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有水分。就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会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即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对于普通中小散户来说,一大堆的报表数据不是能够读懂的,就算专业的财务人员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
4.单位成本各构成项目占单位成本的比重;各类存货占总存货的比重;利润分配各项目占总分配额或利润的比重;资金来源或资金运用各项目占总资金来源或总资金运用的比重等等。

二、财务报表识别(财务报表识别法),怎么样才能诠释
1.典型做法是: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比较的对象一般有计划数、上一期数、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先进行业水平、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体现。
2.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将特别有效。
3.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另一个特点是,交易的结果是非上市的国有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4.这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对企业潜力的预测分析。典型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
5.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头地对陈年老账进行清理。
6.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迫于利润压力,经常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之际,与关联公司签定股权转让股协议,按权益法或通过合并会计报表,将被收购公司全年的利润纳入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