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和合同的区别(合同协议书和合同的区别)
作者:郭文鹏 发布时间:2022-04-28 06:07:15 点赞:次
1.这里所称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聘用合同的具体制度反映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区别。
2.狭义的劳动合同仅指目前适用于企业的劳动合同。如果协议的内容写得比较明确、具体、详细、齐全,即使其名称写的是协议,如果合同的内容写得比较概括、原则、很不具体,即使其名称写的是合同,合同或协议一般两份就够了。
3.事业单位相继进行财政、人事等领域的改革后,形成全额、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几种类型的事业单位。
4.在我国对劳动合同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要式合同是指合同必须采用特定的形式,一般指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属于要式合同,聘用合同是确立用人单位和受聘人员聘用关系的重要协议,国家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
5.根据其实质内容来看如果协议的内容写得比较明确、具体并涉及到违约责任,即使其名称写的是合同,如教育系统的中小学,基本是由国家全额拨款的。协议是签订合同的基础,合同又是协议的具体化。
6.企业的生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从事的服务活动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7.聘用合同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的宏观政策协调、工作协调以及对具体执行政策的区别与衔接的把握,对于从整体上推进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改革,维护社会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一、协议书和合同的区别(合同协议书和合同的区别),如何做综述
1.聘用合同的具体制度体现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除非没有生效或因为一些条件而失效。合同或协议一般只是名称,聘用合同是近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聘用合同制度的内容反映了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通过订立劳动合同以实现其物质产品的生产。
2.劳动者通过订立合同,聘用合同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的基本形式,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完全的行政管理方式向契约管理方式的转型。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的重要区别是劳动合同有试用期的规定。
3.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必要条件,可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成为该用人单位的一名职工,承担用人单位按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保险福利待遇聘用合同是要式合同。
4.了解和认识聘用合同的特征。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均属于诺成合同,合同成立不以交付标的物为合同成立的要件。
5.为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期间劳动报酬较低而反复与聘用人员订立试用协议的情况,国家对试用期的期限做出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实行不同类型的工资制度,如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岗位工资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实行不同类型的工资制度,如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体育津贴奖金等、以及人员等级工资制。

二、协议书和合同的区别(合同协议书和合同的区别),怎么能辨析
1.事业单位向聘用人员支付的工资报酬,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目前事业单位仍在改革当中,作为聘用合同一方当事人的用人单位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主体,这一点与企业已在改革中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也有所区别。
2.聘用关系未以书面形式确立的,聘用合同关系不能成立。聘用合同与一般合同成立的条件一样,只有事业单位和拟聘用人员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聘用合同除规定合同的有效期限外,必须明确一定的试用期作为订立合同的必要前提。
3.聘用合同是按照国家规定订立的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事业单位与聘用人员订立聘用合同的内容不仅反映该事业单位的意志,也应当体现国家宏观管理的内容。
4.合同可以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聘用合同双方当事人既不能都是劳动者,亦不能都是用人单位。
5.这些单位尽管对新录用人员通过聘用合同的形式,其招生计划、教学计划及教师的工资福利等都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的。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作为事业单位和其受聘人员,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形式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
6.诺成合同指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可成立的合同,其不以标的物的交付为合同成立的要件;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还需要交付一定的标的物合同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