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规划的基本策略有哪些(近期/热点)
作者:曾春秀 发布时间:2022-10-11 00:44:04 点赞:次
作者|谢滨如
排版|唯石
来源|公众号问税有道
分享|有技财税测评 有技财税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纳税筹划内容与你分享!私信“方案”送您分行业税筹方案。
精彩回顾
这个“有技杯”财税实操的战队赛,设大奖,要夺取
6大类无票支出的税务筹划(上)
非全日制用工是社保筹划的最优方式
目录
一、税务部门征缴社保存在巨大优势
二、社保征缴划归税务部门对企业的主要影响
1、企业在社保工作上需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间接负担增大
2、社保征缴将日趋严格与严谨
3、企业直接负担增大
三、社保入税背景下企业税务筹划建议
(一)具体策略(减免税策略,分割所得策略)
(二)主要建议
1、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观念
2、优化税务筹划的方式(直接利用筹划法,地点流动筹划法)
3、做好税收筹划的配套工作。
一是优化用工模式
二是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
三是健全税务筹划工作机制。
【编者按】社保费划归税务部门征缴,表明只是征缴主体有所变化而已,但本质上意味着征收力度的大幅提升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企业的用工生态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企业对该项改革存疑,甚至企图以不合法手段来降低成本均在意料之中。在改革后的新背景下,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企业,都应当在合法的大框架下,根据其自身情况和对方的决策行为,不断提升,做出最优,最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选择。
税务部门在社保征缴方面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社保费的数额是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数的。相较社保局,税务机关应需要征收所得税,显然能够更为及时和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工资状况。换言之,将社保征缴工作划归税务机关,本质上有效减少了政府部门的重复劳动(社保局不必进行二次统计),同时提高了社保缴费金额的真实度和精确性(扣除所得税的工资薪酬可直接作为缴纳保费的基数)。如此一来,社保征缴征收的效率和质量均得到提高。
第二,税务机关在征收各类税费的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征管能力往往更强,手段更为成熟,机制更为完善,工作人员更为专业。因此,将社保征缴转移到税务机关,能够更好地构建服务型政府,为公众带来便利。
首先,企业在社保工作上需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社保的间接负担增大了。目前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毋庸置疑,明显强于社保部门,加之税务部门往往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注册信息和经营状况,一旦税务征收社保由代收变为本职工作,那么一些在过去逃避或部分逃避社保缴纳的企业将遭受极大的冲击。企业中,人力成本的规划至关重要,也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社保现今在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而许多企业试图在不违背法律和成本最小化之间寻求两全,试图找寻其中的平衡点。具体而言,部分企业可能会联合员工(达成某种共识甚至倒逼)共同规避社保征缴,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行业。据统计,这两类企业员工的参保率不仅不足半数,且多以最低工资标准为缴纳保费的基数。这类企业利润薄弱,只能依靠此种方式维系生存。而员工为维持现有的营生(或将保费转换为其他更容易变现的福利),也会选择与企业共谋。综合上述分析,在社保局主导社保征缴征收的背景下,逃避缴纳社保费的现象广泛存在。
其次,社保征缴将日趋严格与严谨。税务系统的完善,意味着较高的控制力和较少的漏洞,试图造假和隐瞒的企业将无机可乘。过去社保征缴由社保局征收,征收前需要将社保信息与税务机关的税后工资进行比对(若二者分权则税务部门需要通过社保部门获取社保缴纳的相关信息),这个过程多有冗杂且极易出现纰漏,在造成重复工作的同时也降低了征收的效力。改革后,企业将若再有不交或少交社保征缴的行为,将非常容易暴露在税务机关的监管之下,继而名声扫地,甚至影响其后续的经营和发展。
最后,也是最为明显的一点,企业负担变大,这是社保的直接负担。员工的实际收入可能会降低。我国社保存在很大缺口,一旦政府将弥补社保缺口的成本摊派到企业,那么必有为数不少的企业会将其进一步转嫁于员工,通过削减员工薪酬的方式降低其自身损失。因此,如果不能在改革的过程中给予遭受损失的企业以适当的生存空间,那么其不得不面临破产或降低员工待遇,这很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和市场的动乱。
三、社保入税背景下企业税务筹划建议
(一)具体策略
在社保入税背景下,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博弈的均衡结果是:税务机关不断增强执法能力,从而降低税务稽核成本。而企业的应对策略则是不断提高税务筹划的合法性,从而降低税务成本。在合法前提下,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主要策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减免税策略。该策略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时把握国家政策的精神要义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优惠,经由税务机关的合法审批程序,所实现的税收成本的降低。这一策略的要义是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寻求许可范围内受国家保护优惠政策。对社保征缴筹划而言,需要企业根据各地区减免政策、行业性减免政策等积极争取社保征缴的减免。
二是分割所得策略。此策略同样是在合法的大框架下实现的。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分散原有的应缴税费,将所需纳税的收益分摊到不同的法人身上,从而达到减少应纳税的金额,并匹配更低的税率。此外,利用地域间的政策差异进行分割同样可行。基于此,在社保征缴的分割策略中,可以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分割非核心员工聘用,利用行业性的社保征缴减免政策来降低本企业的社保征缴负担。采用灵活薪酬制度分割员工收入所得,实行提高福利降低工资收入的策略,合法降低员工缴纳社保的征缴的基数。在社保征缴征管体制背景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学习、掌握、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的事前分析,并制定具体的税收筹划策略。
(二)主要建议
(1)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观念。税务筹划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税务。基于社保征缴征管体制背景要求,要想做好税务筹划工作,降低企业税务,企业就必须结合这一背景,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观念。
一是要正确认识社保征缴征管体制调整的重要性。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税务和社保的规范实乃大势所趋,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应对日新月异的环境。一方面,企业税务领域的相关经济活动均需要以法律为纲,在社保征缴征收的现有框架进行。企业要在追求自身利益,压缩税务成本的同时承担起应用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税务筹划方案,进而提高税务筹划工作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是要从企业薪酬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薪酬管理理念是把员工看做企业的打工者,按照员工的劳动支付薪酬。而经营管理理念是将员工看做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通过提高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度,增加员工的非薪酬收入,增加员工的忠诚度,降低企业的各项费用。对于企业而言,采用经营的理念对企业进行管理,将能够大大降低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货币化报酬的基数,从而消化社保费用所增加的经营成本。具体而言,组织平台化。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合伙人创业计划,将人力成本转化为经营费用。组织小微化。将公司的管理职能转化为经营职能,充分享受企业小微扶持政策等。能力社会化,即在企业内部实施多元化的薪酬收入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推行工作碎片化。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推行共享平台,鼓励员工通过共享平台,将自己的剩余时间用于做兼职,达到多劳多得的激励目的。
(2)优化税务筹划的方式。多数情况下,企业都会选择进行税务筹划,此时,其筹划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主要的筹划方式有两种。
一是直接利用筹划法,这种方法最为常见。国家的政策制定多基于经济的总体布局,高屋建瓴地对经济进行经济调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定相应的经营规定和税收政策。纳税企业在跟进税法变化状况及趋势的前提下,应当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和财务模式,以获得政策层面的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现阶段,国家十分注重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税收优惠政策层出不穷,纳税企业可以从中选择最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部分进行税务筹划。
二是地点流动筹划法。这一方法需要更为宏大的视野,是在纵览全球税收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众所周知,世界各地的税收政策都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其差异在税率、税基、纳税人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因此,如果企业法人为跨国纳税人,那么其可以借此开展国际税务筹划工作。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在多个地区设立分部,选择其中政策最为优惠的一出进行注册,在出来各个子公司账目时,部门同属于几个子公司负责的项目订单可以划归税收减免最为优厚的一处,实现各个分部间的协调发展和统筹规划。
(3)做好税收筹划的配套工作。
一是优化用工模式。首先,减少员工人数,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当裁撤部分冗杂岗位,将此部分工资补偿给其他员工。基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企业可以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构建一个信息化、自动化的新型现代企业,减少人力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掣肘。其次,采取灵活用工模式。这一理念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运用。查尔斯·汉迪所提出的三叶草组织型态是灵活用工模式的绝佳体现。该模式下的员工构成分为三个部分(见下图)。这一模式有效保障了用工人数的灵活性,能够将企业用于员工薪酬的支出从固定转化为可变。

三叶草组织形态中的员工构成
二是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社保征收和监管制度改革后,企业的会计部门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想发挥税务筹划应有的作用,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至关重要,会计人员的培训不可或缺。针对会计人员,企业应当加强教育工作,组织会计工作者进行统一的培训,使其对最新的会计条例和税收规则有良好的把控,能够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展开筹划工作。同时,会计人员自身也要具备学习意识,积极通过各类媒体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讯息,开展自主学习,不断顺应经济政策的调整给出更为恰当的会计方案,最终实现有效的税务筹划。
三是健全税务筹划工作机制。在社保征缴改革的背景下,征管体制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无疑是对企业对税务筹划的能力的考验。这种考验关系既关系到单个会计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素养,还涉及企业的制度层面,对企业的会计制度和税务体系做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当完备其税务筹划机制。首先,从管理层面入手,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来保障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并将其作为必须遵守的统一标准,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有例可循;最后,明确划分各部门在税务筹划领域的权责,明确每项工作的管理者和负责人,从而对税务筹划工作实行问责制度,更好的约束其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关注私信“方案”两字,送您分行业税筹方案。
近期热文
这个“有技杯”财税实操的战队赛,设大奖,要夺取
个税特殊业务梳理及案例解析
个税筹划中:综合所得和全年一次性奖金最佳配置
税收筹划之个人所得税(上)
税收筹划之个人所得税(下)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核心思路
个人所得税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让老板从企业“安全拿钱少缴税”的税务筹划(上)
让老板从企业“安全拿钱少缴税”的税务筹划(下)
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在税筹中的运用
社保入税,企业的应对策略(上)
社保入税,企业的应对策略(下)
税务筹划的万能套路解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