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怎么避个税(今日/认识)
作者:金建顺 发布时间:2022-10-17 21:43:33 点赞:次
目前,很多人将“合理节税”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
那么,什么叫合理节税?简单来说,就是——无限接近,但不逾越!
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具有良好的合法节税意识,再通过税务筹划来合理节税,将得到不少实惠。
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带来两种有效的节税方法,不容错过哦!
2018年10月、2019年1月分两步实施的个税改革,涵盖多项内容,例如:起征点提至5000元、新增6项专项附加扣除、将综合与分类征收相结合等。
统计数据显示,月薪1万—2万的纳税人在本次个税改革中获益大,而月薪在3万以上的高收入者,获得感并不大。
尤其是来源多的高收入者,如果按照综合所得纳税,税负反而可能加重!
例如:某企业高管,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20%,如果算上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按照综合所得计税,适用税率可能会超过20%。
在此,小编建议,高收入人群要及时做好税务筹划,这里推荐一招——“收入节税”!

(1)查看自己是否满足减免个税的条件
例如:保险赔款、养老金、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等,都是不用交个税的,如果大家有相关收入来源,一定要及时查看《个人所得税法》,了解自己是否可以享受免税优惠。
另外,部分城市还出台了专门的个税减免政策。
以深圳为例,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将会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按现行个人税负水平计算,百万年薪最高可缴税45万元,但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相关配套细则,百万年薪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最高只需缴税15万元,30万元的差额将由珠三角九城市一级财政补贴。
(2)提高“三险一金”缴纳标准
根据新个税法规定,“三险一金”属于专项扣除项目,在计算个税时会剔除掉,所以,高收入者可以跟用人单位协商,提高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标准。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社保还是公积金都有缴费上限限制,因此,最佳的方案就是紧贴上限缴纳。
虽然提高“三险一金”缴纳标准,能达到节税效果,但是,也有弊端。
例如:三险一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一起承担缴费,一旦标准提高,用人单位缴费负担也会加重;三险一金还不能随时提取,即使提高标准也等于固化个人资产。
除了“收入节税”,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投资方式节税,主要的手段有:购买保险产品、把薪资收入转为股权收入、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等等。
其中,购买保险产品是一个不错的节税方法,在获得所需保障的同时还可合理节税,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可以节税的保险产品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来说,税优型健康险可“抵税”、税延型养老险“延迟缴税”。
具体政策规定如下:
(1)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
(2)领取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由保险机构代扣代缴后,在个人购买税延养老保险的机构所在地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说到“投资节税”效果最好的方式,小编认为是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节税效果,小编结合案例介绍!
【案例】企业高管马先生,年薪高达200万元,其中,年专项扣除金额为4万元,年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为6万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扣除项目。
方案一:如果在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下,马先生需要缴纳个税金额为:(200万-6万-4万-6万)*45%-18.1920≈64.6万
方案二:如果将200万元年薪转为股权收入,适用税率为20%,马先生需要缴纳个税金额为:200万*20%=40万
方案三:如果注册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与用人单位商量,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成咨询服务费等,以公司对公司的形式提供服务。另外,个人独资企业申请了核定征收个税,核定税率为10%。
那么,马先生需要缴纳税款如下:
增值税:200万/(1+3%)*3%≈5.8万
附加税:5.8万*10%=0.58万
个税:200万/(1+3%)*10%*20%-1.05≈2.8万
纳税总额约为9.18万。
这里小编再跟大家强调一下,个人独资企业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比计算结果可知,同样200万元,如果高收入者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仅仅只需缴纳9.18万,而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税负最高,达到64.6万,转为股权收入,也还需缴纳40万。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及时获取实用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