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本月/解读)
作者:戈碧秀 发布时间:2022-10-19 00:45:39 点赞:次
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我国于近年实施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多税收优惠,以减小其税负压力,确保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不过减税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使得小微企业税负压力的减小作用较为有限,需要企业加强税收筹划来改善这一现状。

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的税制改革方案,其核心在于强调特定范围的减税,这就使得其与常规税负调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早在2008年,这一概念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得以提出。总的来说,结构性减税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减少纳税人的税负压力,从而实现税制的全面优化,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打好稳定基础。
- 企业对结构性减税优惠政策的运用不够
- 相关减税政策不够完善
- 结构性减税的开展不够全面与深入
- 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不足
- 结构性减税与当前税收征管模式存在一定矛盾

在当前结构性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一定要充分结合相应减税优惠政策,深入理解当前减税政策在实施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增值税及所得税等方面完善税收筹划工作。
(一)深入掌握当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和信息
就目前来看,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缺陷,同时政府相关工作也还不够完善。对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合理应用减税优惠政策来推动自身税收筹划工作的有效展开,除了要从自身的角度强化税收筹划外,更要充分掌握当地优惠政策及相关信息。
(二)“营改增”政策基础上的增值税税收筹划
“营改增”政策作为我国于2012年开始实施的税制改革措施,在2016年已经全面实现增值税对各行各业的全面覆盖。毫无疑问,“营改增”也是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重要内容,其对小微企业税负压力的减轻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应当灵活应用“营改增”的基本特点,强化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工作。总的来说,小微企业可以对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进行筹划。
(三)基于减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税收筹划
无论怎么说,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减轻小微企业税务压力的关键,因此小微企业一定要灵活应用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来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对此,小微企业需要深度理解增值税相关优惠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争取相应政策优惠。

(四)适当增加企业开支以加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就结构性减税降费背景下的小微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而言,年应纳税所得额是以30万元为临界点。当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未超过该临界点时,小微企业只需要将其中50%计入到纳税范围,并以20%的税率进行纳税。毫无疑问,这是结构性减税降费背景下小微企业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重点所在。
(五)延期确认收入以加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实际上,延期确认收入同样是小微企业控制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这一方式用于所得额仅仅超过30万元很少一部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需要对部分收入进行延期确认,就能有效控制所得额,避免其超过临界点。不过这一方式需要企业与付款方进行有效协商,在对方同意并签订相应的合同之后,再采取相应的延期确认收入手段。
(六)地方“税收洼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
某些地方“税收洼地”为进行招商引资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地的企业入驻将税收引进当地,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税收返还政策和核定征收政策: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会有当地最高50%-70%的返还扶持奖励;
个人独资可核定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税5%-10%。
我们以个人独资年利润330万为例计算::
所得税:330万×5%×20%-1.05万=2.25万
税负:2.25/33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