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给我转账避税怎么办(实时/阐释)
作者:袁才娣 发布时间:2022-10-19 12:06:33 点赞:次
日前,有不少人在个税APP上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企业私自盗用。自己莫名其妙的还需补缴个税,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在成都,一名成都医学院的学生李晴(化名)向记者表示:“自己从没在成都鑫路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工作或兼职过。连听都没听说过这家公司”。李晴说,经查询个人所得税信息才得知,自己“被就业”时间为2019年3月至12月,涉及“工资”总额36352.7元。她特别留意了是否有缴税情况,查询发现税收显示为“0元”。
经学校全面排查,检验医学院2017级268名学生的个人信息被成都鑫路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盗用,学生的个税APP上显示被编造虚假工资发放记录、被申报税收。
在北京,某校的学生和高校老师双方于2017年签订了一份“校企合作协议”(高老师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约定选派该校大学生到该公司实习,老师向公司提供学生的姓名和身份信息,但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实习工作。该公司为增加成本、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在2017年至2019年1月间利用掌握的这些信息虚假申报292条,虚列人员成本45.26万元,偷税11.25万元,另外发现其他税收违法行为少缴税款26.47万元,税务机关将依法依规对涉案企业作出进一步处罚。
在河北,税警双方协同作战,快速查处了河北三河市某商贸有限公司冒用15名在校大学生和其他5名社会人员身份信息案,查补税款12.35万元。经查实,涉案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为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冒用15名在校大学生和其他5名社会人员身份信息,虚列人员成本20余万元,偷税5万元,另外发现其他税收违法行为少缴税款7.35万元。目前,涉及泄露学生个人身份信息的蔡某,已被所在学校和公安机关处理,税务机关也将依法依规对涉案企业作出进一步处罚。
在广东,广东省鹤山市税务局对某制造企业实施税收检查,通过核查“账实”差异、细审工资费用数据,查实该企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采取虚列人员、分解工资的方式逃避代扣代缴义务,偷逃个人所得税20多万元。
面对稽查人员出示的证据,企业承认了违法事实。该局依法对企业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处罚款共计40多万元的处理决定,并对企业进行了处罚。
通过以上的几个案例,我们知道了很多情况下,信息被别的企业冒用发“工资”,其实是为了偷逃个税,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也是税负稽查部门重点关注的。
根据税务总局发布发改办财金规〔2019〕860号文件的通知,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强化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协同共治,对个人所得税严重失信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今后,个税必将是税局稽查的重点之一,你的所有收入全部都在税务监控之下!
根据企业情况,稽查人员针对企业账簿中的工资费用项目,从四个方面入手实施核查:
(1) 核查企业职工人数、薪酬标准是否存在异常。
稽查人员分析企业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规模,核实从业职工人数和薪酬标准,重点核实月工资额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情况。
(2) 审核工资支出凭证。
检查企业的人员花名册、考勤表、工资明细账和计算表,审核工资发放凭证与银行代发工资卡等凭证资料的数据是否对应无差异。
(3) 结合第三方信息分析企业数据。
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和社保系统,核查工资表中人员与企业缴纳社保人员在数量上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并对企业申报个人所得税人员的比例和收入情况实施核查。
(4) 检查“账实”差异。
审查分析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与实付工资总额是否对应,核对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的发放是否正确。检查“应付福利费”账户支出情况,核实企业通过该账户发放现金和实物的具体情况。
正确的税务筹划
1、合理筹划月薪与年终奖
2、实物福利代替津贴
3、公司合作代替工资、提成和佣金
4、可以利用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园区
个人工资薪金非常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园区,成立一家个人(¥l76)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享受核定征收,核定后(,23 OO-)个税税率在0.5%-2.1%,综合税负不超过5.18%,相对于工资薪金(&88 I5.)最高档45%的税率来说,前者的税率更低。
错误的税务筹划
利用离职补偿金避税、现金发工资、贴发票报销、两个银行卡、第三方转账等方式。这几种方法明显违法,就别给自己和公司找麻烦了。
建议提醒
1、个税将是2020年的必查项,只要被抽到,企业往往都很难脱干系!
2、长期大量零申报的企业可能被预警。一家企业长期没有人工资超过5000,很容易被发现异常的。
3、社保缴纳,是否足额缴纳,与个税申报人数是否一致都会被稽查。如果社保人数和申报个税人数不一致,将有大麻烦。
1、工资个税计算是否正确
重点检查工资表中代扣的个税金额是否依法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是否存在人为计算错误、故意少交个税的情况。
2、是否申报了个税
重点检查企业工资表上的人员是否均在金税三期个税申报系统中依法申报了“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
3、人员是否真实
重点检查工资表上的员工是否属于公司真实的人员,是否存在虚列名册、假发工资现象。
4、工资是否合理
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5、免税所得是否合法
重点检查工资表中的免征个税的所得项目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如免征个税的健康商业保险是否符合条件、通讯补贴免征个税是否符合标准等。
6、是否存在两处以上所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707号)第二十五条规定:“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7、是否存在已经离职人员未删除信息
重点检查企业工资表中是否还存在人员已经离职、甚至已经死亡等,但是仍然申报个税,未及时删除这些人员的信息的现象。
8、适用税目是否正确
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在计算个税的时候是否故意把“工资薪金”项目转换为“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把高税率项目转为低税率项目,造成少申报个税。
9、年终奖计税方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