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别人避税犯法吗知乎小说(本月/研读)
作者:窦小慧 发布时间:2022-10-21 13:52:31 点赞:次

来源︱喜马拉雅FM汪蔚青频道精品课《汪蔚青省税实战课》
编辑︱Naivasha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阴阳合同的新闻,都知道阴阳合同是违法的。但阴阳合同只会出现在社会新闻或法律节目中吗?其实我们工作生活中有很多阴阳合同。让我们今天谈谈它。

让我们从房地产买卖开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基本属于卖方市场。因此,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卖方报出的价格都是净到手价,交易的所有税费都由买方承担。
其实买卖二手房的过程中,买方只有一个契税,剩下的主要是卖方的税。现行税法规定,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全额征收5%的增值税、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根据规定,财产转让所得按买卖差价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我国尚未实施。目前,对于普通人买卖房屋,个人所得税仍实行核定征收,普通房屋1%,非普通房屋2%,而不是按买卖差价收取20%。
在房价大幅上涨的城市,如果转让时不符合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必须全额征税,买卖双方加在一起的税费可能超过成交价格的9%。如果这些都是买方承担的,财务压力会很大。

这时,通过降低房价,出现了 合理避税的手段。合同签一个价格,交易是另一个价格,这样阴阳合同就签了。从参与交易的各方来看,卖方全额获得了预期价格,买方降低了买房成本,房地产中介促成了交易,收到了中介费。每个人似乎都很开心。那么这种阴阳合同签订后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吗?
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解释后果的严重性。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法院2015年在中国裁判文件网上作出判决。在这种情况下,胡某以658.88万元的价格向慈溪市房地产公司购买了一栋别墅。之后,胡以2900万元的价格将别墅转让给罗。胡以658.88万元的交易价格签订了房地产转让阴阳合同,2241.12万元的收入不报税。税务机关发现后,要求其缴纳125.5万税。
接到税务处理决定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后,胡拒绝接受处理。公诉机关认为,被告胡在转让房地产过程中不申报纳税,采取隐瞒手段逃税,违反刑法第二百一条,追究逃税罪的刑事责任。最后,胡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罚款5万元。
第二种常见的阴阳合同是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合同金额涉及员工个人所得税,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因此,通过减少劳动合同工资,避免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已成为两者的共同利益需求。
阴阳合同签订后,劳资关系和谐时,似乎没有问题。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强。如果一些员工因对公司不满而辞职,一定比例的员工将向社会保障局或税务局报告。此时,单位将变得非常被动。

另一方面,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如果签订阴阳劳动合同,在遇到问题时很难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比如合同到期后不续签,或者被裁员,单位需要依法给予赔偿。如果您签订阴阳劳动合同,大多数单位往往只愿意按照低金额的合同支付赔偿金。如果你想获得全额补偿,你需要提供证据来主张权利,这将变得更加复杂和麻烦。
因此,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都要着眼长远,也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第三种情况,我们普通人接触不多,但在实践中并不少见。为了避免个人所得税,一些企业的老板或股东也签订了阴阳合同。

例如,张先生A公司的股权,注册时出资100万。现在他把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李先生,实际转让价格是300万。张先生需按200万溢价的20%缴纳40万个人所得税。为帮助张先生避税,李先生同意将股权转让协议金额签订为100万元。
后来,有人想收购李先生公司的股权。此时,如果李先生以2000万元转让公司股权,他应按2000万元减去当时出资的300万元余额,即1700万元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事实上,他能扣除的成本并不是他实际支付给张先生的300万,而是签订合同时注明的100万。所以李先生最初帮助张先生避免个人所得税,最后由自己支付。
一般来说,阴阳合同不是合理避税,而是违法犯罪。我们必须知道,真正支付的钱或多或少是有痕迹的,这往往是税务机关最关键的线索。因此,签订合同要慎重,签订阴阳合同要想清楚。
关于主播:
著名税务实战专家王蔚青。王伟青省税务实践课:这是一门包含数十种省税技能的实践课。知识体系与政策法规无缝衔接,阐述新的纳税理念,分析必要的税务知识,现场讲述数十种省税技能。科学算税,合理省税,教你不交冤枉税!
关于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