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十大方法(实时/分析)
作者:栾雅滨 发布时间:2022-10-21 22:55:10 点赞:次
前段时间
广西警方一起侦破
历史上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引起网友热议

而且这也不是个例
面对公平正义
越来越多的非法逃税行为
暴露在阳光下



因此,面对税收负担
我们应该学的是
合理的税收筹划
而不是非法逃税
合理的税收筹划是可以的
为企业开源节流
避税和避税有本质区别。

那么,今天
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税收筹划?
以及税收筹划的十大基本方法!
一
税收筹划与逃税的界限
所谓税收筹划
利用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避税
从而减轻税收负担
(比如,利用关联企业转移定价减税)
偷税是违反法律政策的
(如虚报支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
与合法避税有本质区别

前者不违反国家税法
不受法律处罚
也受法律保护
后者违反税法
受法律制裁和处罚

二 十大基本方法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商业活动
投资行为等事项
提前做好规划安排
能有效起到
节税延期纳税
和降低税收风险的作用哦
所以画重点!
税筹是一种事先的安排
而不是事后诸葛亮
事后既成事实业务的筹划
都在亡羊补牢

因此,企业在纳税前
要找到可靠的税筹方法
合法进行税筹
小编也收集了10种
税筹的基本方法
供参考~

【一】纳税人筹划法
顾名思义
就是进行纳税人身份的
合理定义和转化
使纳税人承担税负
尽量减少
或直接避免成为某种纳税人

那具体怎么办呢?
首先,在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上
考虑是选择
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

其次,不同纳税人之间的转换
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都有学问
最后,避免成为法定纳税人
比如房产税
如果企业有一些露天建筑
这些建筑的成本可以降低
与工厂和办公室分开
单独核算会计
可以有效避免成为
游泳池等法定纳税人

【二】税基筹划法
这个比较专业。
小编先列出来。
后面的文章会具体
给大家慢慢分析~

(1)控制或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
实现税基推迟;实现税基平衡;提前实现税基;
(2)分解税基
通过分解税基,税基从税负重的形式转变为税负轻的形式
(3)税基最小化
合法减少税基总额
【三】税率筹划法
(1)比例税率筹划法
通过比例税率筹划法
使纳税人适用较低的税率
(2)累进税率筹划法
防止税率上升
注意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
累进税制对税负的影响

4税收优惠筹划法
所谓税收优惠就是
特殊产业,特定区域
特殊行为、特殊时期的税收优惠

而税收优惠的形式也有很多
例如,免税、减税、免税
起征点、退税、优惠税率
以及税收抵免等~
5会计政策规划法
这里也有很多知识
分为分摊筹划法和
会计估算规划法

会计估计规划法是
有企业生产经营
不确定因素很多
有些项目不能准确计算
只能估计
所以在会计中
对于仍在继续,其结果尚未确定
交易或事项需要估计入账
这种估计会影响
计入特定时期收入或费用的金额
进而影响企业的税负
6税负转移筹划法
税负转移规划的操作平台是价格
其基本操作原理是
利用价格浮动和价格分解
转移或避免税收负担
具体可分为
税负前转规划法
税负后转规划法

【七】递延纳税筹划法
1.推迟确认收入
不同的结算方式:委托代销
2.提前支付费用
需要提前支付的费用
8规避平台规划法
在税收筹划中
常常把税法规定的若干临界点
被称为规避平台
建立规避平台的基础是临界点
因为临界点会积累量
造成质突破
是关键点

突破某些临界点时
由于适用税率降低或优惠增加
从而获得税收利益
这是规避平台规划法的基本原则
9资产重组规划法
合并筹划法
指企业利用并购和资产重组
改变其组织形式和股权关系
减轻税负的方法
(1)企业合并可进入新的领域和行业,享受新领域、新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2)并购大量亏损企业,愿意弥补盈亏,实现成本扩张;
(3)减少关联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的流通,合理规避流通税和印花税;
(4)企业合并可能会改变纳税人的性质,如从小规模纳税人到一般纳税人,从国内企业到中外合资企业;
(5)企业合并可利用免税重组优惠政策,避免资产转移过程中的税收负担。

利用分立规划法
拆分手段
能有效地改变企业规模和组织形式
减轻企业整体税负
【十】业务转型规划法
灵活的业务转手段灵活
注入购买、销售、运输、建房等业务
无形资产转让可以
合理转化为投资或合营业务…


梳理会发现
合法节税的方法有很多。
依法、合规、适当、合理
享受我们应该享受的折扣
也是国家给纳税人的权利
因此,如果企业想省钱,想省钱
税收支出
可选择合适的税筹方法~

但也要记住
不要为了省税而刻意节税
首先要把险防范放在首位
不要丢西瓜捡芝麻
得不偿失

尤其是近两年
国家减税减费力度大
是40年来之最
这是中小企业节税最好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