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节税提成怎么算(本月/研读)
作者:苏雪峰 发布时间:2022-10-24 04:52:02 点赞:次

企业只要开下去就避不开招员工,发工资,只要高于我国工资个税起征点,纳税就必须要执行。避税一直是企业逃不开的困扰,也是工薪阶层比较痛苦的挣扎,发工资就要产生应缴税额,还要缴纳社保,工资越高,税负越重,在没有工资避税的情况下个税最高可达45%!而最大限度实现合理避税,不仅能节约企业成本,还要满足高管的高工资高福利需求以免人才流失。公司财务和老板可谓是绞尽脑汁。其实企业想方设法“避税”一直是业界心照不宣的共识,大部分企业常用的工资避税方式有:
1.现金方式发放
为了工资避税,有些公司会以现金方式发放薪资,而不使用银行代发。不过随着支付管理制度的发展,国家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现金方式发放工资将会被取代。对那些想在现金工资避税上做文章的企业来说,以后要想用这种方式“偷税”“漏税”是无法实现了。
2.虚开发票抵扣
这算是许多企业常用的风险较大的避税手法,不但违规而且违法。企业将员工工资分解成基本工资,年终奖,过节费,各类补贴等进行发放,再让员工每个月找发票来冲抵,以报销的形式达到工资避税的目的。这种工资避税方法企业能够抵扣成本员工到手工资高,近年来一直十分受欢迎。然而7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严发票令”堵死了“发票抵工资”的后路。此路不可冒险。
3.虚增人头虚列
税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交五险一金才能税前列支,因此许多企业利用这个漏洞,使用无业人员或退休人员的身份证虚列工资,甚至编造职工名字虚增人头,使用虚假工资单入账。因为税务局平时不审核五险一金和工资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被钻了空子。然而金税三期上线后,全员全额申报,再加上社保审计与税局大数据共享,此种工资避税方法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而且风险很大。
这些工资避税手法现如今会被税务稽查处罚,都游走于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灰色地带,切记不可取。
个税筹划:个税节税方案
1. 高净值人群节税需求:
某自然人李某从事设计、咨询工作,创办了企业,业绩丰厚,却发现税负太重,企业所得税25%,工资薪金3%-45%,劳务报酬20%-40%,股息分红20%,如何才能合法合规降低税负?
2. 实现途径
设立合理的公司架构、经营模式,调整业务模式,改变个人获取收益的名义,从而适用税收最优政策;将工资、分红或劳务收益,转化为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性收入。
4、 案例
李先生是某建筑工程公司的工程设计师,年收入100万元,按照工资薪金缴纳个税,一年需要缴纳个税24.58万元,税负较高,希望通过合理合规的方式来降低税负压力。
1. 思路
根据我们的筹划思路(132+7193+5807 甜),建议李先生在某地区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将工资收入转化为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性收入,个税享受核定征收。
2. 效果
通过此操作,该个人独资企业综合税负为4.85万元,筹划后为李先生节税19.73万元。节税筹划税率从40%降至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