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所得税如何规避风险(实时/表述)
作者:陈宝其 发布时间:2022-10-24 22:25:08 点赞:次
现如今,随着税收监督越来越严格,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以身试法。那么想要避免虚开发票,防止三流不一致,首先需要我们知道哪种行为是属于虚开发票,又有哪些状况会形成三流不一致的风险呢?接下来跟着小慧来一起看看下文寻找答案吧!
一、哪种行为属于虚开发票?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7号)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税局明确了!资金流与发票流可以不一致!

通过税务总局的答疑可以看出,上述情况就会造成资金流与发票流不一致。
所以,资金流和发票流不一致的时候,只要业务是真实发生且向实际接受服务一方开具发票是没有问题的。会计们不用过分担心~
上述只是提到了资金流、发票流不一致的情况,那有人又有疑问了,我们常听说的是“三流一致”,如果“三流不一致”就会涉嫌虚开发票。那什么是“三流一致”?“三流不一致”有何风险?
三、什么是“三流一致”?
“三流一致”一般是指资金流、发票流和货物流(劳务流)相互统一。
具体来说,不仅收款方、开票方和货物销售方或劳务提供方必须是同一个经济主体,而且付款方、货物采购方或劳务接受方必须是同一个经济主体。

除了上述之外,有的还会加上合同流,也就是四流一致。
四、“三流不一致”有何风险?
1.增值税方面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具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否则不予抵扣。
“三流一致”通常是税务机构判定交易是否真实的依据。三流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其相应的进项税不能抵扣,追补税款及滞纳金,甚至会缴纳相应的罚款。
那是不是所有的“三流不一致”的情况,都不能抵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以下3种情况明确了可以抵扣进项税:
(1)发包方:凭实际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开具的发票抵扣
(2)因出差产生的住宿费
(3)分公司购进货物,总公司统一付款
2. 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风险
(1)三流(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不一致,可能会被怀疑买发票等被认定为“偷税”,从而导致税前不能扣除;
(2)未通过公户支付货款,很容易收到虚开的发票(如:供应商找第三方开票等)。
3.面临刑法责任
“三流不一致”,很可能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严重的还会面临刑事责任。
“三流不一致”虽说并不必然导致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还是奉劝老板和会计们,如果业务是真实发生的,尽可能做到“三流一致”,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遇到进货有部分货物不收费怎么办?
案例:贸易出口企业有个开票的问题,供应商给出的货当中有小小一些部分是不收费的,但是卖给客户是需要收款的,报关单上也是有这些货的,现在涉及到供应商开进项发票,老板叫供应商先开票到时扣下税点,再把不收费部分用现金转回,这样做是不是有虚开发票的嫌疑?怎么做可以合法化?
解决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若属于买赠行为,在买赠行为中,赠送商品的价值已在原售卖商品中体现,无需另外开票,只需在备注栏注明即可。
六、24个发票风险点,望自查
1. 是否存在为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情况
2.是否存在发票税率适用错误的情况
3.是否存在未按照规定开具合格的发票的情况
4.是否存在未按照规定销售方随意作废开具的发票的情况
5.是否存在疫情期间免税发票开具错误的情况
6.是否存在发票清单开具错误的情况
7.是否存在购销不匹配、进销项明显异常的情况
8.是否存在取得税收洼地发票过多的情况
9.是否存在企业之间环开、对开发票的情况
10.是否存在经常凌晨开具发票的情况
11.是否存在金额全部顶格开票的情况
12.是否存在取得白条入账等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的情况
13.是否存在业务真实发生但没有取得发票,找发票来冲抵的情况
14.是否存在企业只有销项税,没有进项税,利润太高,找发票来抵税的情况
15.是否存在股东分红个税高,为了减少分红金额,找点发票来规避的情况
16.是否存在农产品发票没办法提供自产还是非自产证明材料的情况
17.是否存在取得大额费用支出发票证据链不充分的情况
18.是否存在舍近求远开票,或者属于货物来源地预警的情况
19.是否存在从自然人处取得大量或大额代开普票的情况
20.是否存在取得的发票一直未付款或者大额现金支付的情况
21.是否存在在同一地址注册多家小规模纳税人来开具发票,同一IP地址对外开具发票的情况
22.是否存在开票金额快达到免征额临界点的时候经常出现作废发票现象,增值税普通发票作废比例异常的情况
23.是否存在新成立的小规模纳税人短期内开具大额发票,而且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年龄偏大,并没有经营能力甚至不具备生活能力等的情况
24.是否存在利用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月15万元(或季45万元)的免征额来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也就是利用免征额临界点达到销售方虚开、购货方虚增成本费用,从而逃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