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税务筹划案例(3分钟前更新)
作者:钱康明 发布时间:2022-10-25 16:45:24 点赞:次
一、案例背景
某企业A,主要从事专业咨询服务等相关业务(比如培训、设计、法务、财务、管理咨询等等,基本属于现代服务业等众多的第三产业),其核心服务业务均为自有团队提供,其客户以中大型企业为主,以大中型企业为。
企业A主要有两个问题:
1.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意味着企业A全部收入都需要开具发票,而且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
2.企业A全年的收入2000万元,而其成本,主要是办公室租金、人员工本以及其他零星的费用等等,净利率达到50%,企业A真实利润近1000万元。适用所得税率为25%。
企业A之前经常的“避税“措施:
企业A通过部分虚增员工,部分买发票等行为来增加成本,降低利润额,从而降低税金。
非常的简单粗暴,根本没啥技术含量,而且企业经营风险高,尤其是税务风险。

二、风险和责任
说到虚增员工和买发票,基本上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操作过,而且属于偷漏税行为了。但是在2016年的金税三期及营改增后,这样的操作有极大的税务风险。税务局和社保局之间的数据共享,使得虚增员工很容易被查出。而买发票这事儿(而且很多企业买的是假发票),现在的可操作性也极低。因为在最严发票令出台后,发票不仅需要填写企业税号,连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大数据时代可以让税务部门轻松识别风险点。
国家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其实是想让大家在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中,以前有纳税意识的企业照章纳税,而一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通过上述的方法偷税,实际是上不对等的竞争。
企业A的风险主要有两点:
1.企业A,存在买卖发票等虚开发票行为,有罚金、滞纳金等风险,金额较大的甚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企业A,存在伪造内部业务、企业所得税偷漏税行为,有罚金、滞纳金等风险和可能的刑事责任。
3.不怕死的,等着税务查后补税的请自行绕道。
三、解决方案
企业A可以选择(:AI财物人)提供的成立小微企业或业务外包的形式或个人独资企业(目前已基本不大适用)来达到节税方案,来解决其一部分问题:
1.企业A的法人或者股东作为实际控制人安排自己家人或者亲戚另设了多家个人独资企业。这些个人独资企业,分别持有了企业A未来运营所必需的一些资源(比如企业A的设计能力非常强,但是寻找客户的能力非常弱,那么是否可以将企业A的销售团队外包出去)。而企业A必须向这些个人独资企业支付合理的费用,才能换取这些必需的生产资料,以维持长期的经营。
2.通过这个模式调整,原来企业A一家独享的一千万利润,被合理分割到各家小企业(即上述另设的个独企业)中,而这些小企业有足够的税收优惠政策,自身的税负率相对较低,所有在整体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总体税负降低的效果。
四、风控重点
1、企业A和关联企业之间交易的资金流、服务流、合同流、发票流的管理和控制;
2、企业A和关联企业之间交易的定价合理性问题、是否存在虚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