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22(今日/理解)
作者:王韬越 发布时间:2022-11-01 21:55:38 点赞:次

练练写在前面:写本篇文章是因为有网友转发了税乎网公号文:律所买票510万被查 同时有其他网友误以为只罚5万元,觉得金额很少,忽视了补税金额和滞纳金,不算不知道,经过按当时的税率测算,总经济损失相当于买票金额的61%了,如果按2019年新个税法税率测算损失相当于买票金额的50%,滞纳金日期超过约五年半,滞纳金就相当于税款本金了,所以挺恐怖的。
在税务局的稽查案件中,纳税人应在税务局下发《税务处理决定书》后,持处理决定书、稽查清单,准备相关资料,经与稽查人员确认补税金额后,办税员到办税服务厅更改应补税期间的纳税申报表,重新计算应补缴的税款并交滞纳金,如有罚款,同时还要交罚款。
下面案例来自公开信息: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锡税一稽罚〔2022〕73号
案件名称:江苏***律师事务所-逃避缴纳税款
处罚事由:经查你单位接受无锡***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具的53份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合计4951456.38元,税额合计148543.62 元,价税合计金额5100000.00元。上述发票由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证实为虚开。你单位将上述发票入账,于2017年度个人所得税申报前税前扣除3400000.00元,于2018年度个人所得税申报前税前扣除1700000.00元。
处罚结果:对你单位处罚款5万元。
其他略。
案例中的某律师事务所,因被税务稽查局证实某律师事务所接受虚开的普通 发票510万元,需要税前扣除,其中2017年虚开340万元,2018年虚开170万元,那么某律师事务所必须对2017年、2018年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申报表进行更正申报,更正申报产生的补缴税款,应该如何计算呢?
由于2017年、2018年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未出台,所以执行的是原来的税率计算,没有专项附加扣除,另此案件忽略专项扣除(10月18日发出的文章因此删除,重新更正后再发文。)

2019年之前经营所得税率表
本案例中只有虚开金额及罚款金额,其他情况并不知情,现在练练基于如下假设:
1、假设2017年某律师事务所1-6月有10位合伙人,7月1日其中两位合伙人退伙,剩余8位合伙人,合伙协议规定合伙人按约定比例(如后续表格列示的比例)分配某律师事务所的经营所得。
2、假设2017年6月25日取得虚开的340万元的发票。
3、假设2017年1-6月某律师事务所经营所得180万元,有10位合伙人,经营所得、分配比例、应纳税所得额(调增前)分别如下表:

4、假设2017年7-10月某律师事务所经营所得120万元,有8位合伙人,经营所得、分配比例分别如下表:

5、2017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及年度申报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汇算清缴),加权平均核算合伙人全年对应的分配比例,计算出原申报表的应纳税额:

6、由于案例中2017年6月,即2017年第二季度经营所得要调增340万元,那么第二季度分配到每位合伙人的经营所得累计计算金额如下表:

7、更改2017年第二季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产生补税计算金额159.9-40.6=119万元如下:

8、更改2017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及年度申报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汇算清缴),同时加权平均核算合伙人全年对应的分配比例,产生补税计算金额如下:

9、2017年实际产生的补税总金额:=194.55-75.55=119万,计算过程如下图:

10、假设2018年合伙人没有增减,全年的合伙人还是8人,2018年某律师事务所经营所得250万、分配比例、应纳税额如下表:

11、假设2018年12月15日取得虚开的170万元的发票。
12、由于案例中2018年12月,即2018年第四季度经营所得要调增170万元,那么第四季度分配到每位合伙人的经营所得累计计算金额如下表:

13、2018年应补税金额126.80-63.94=62.86万元,计算过程如下表:

14、附超级表格及数据透视表,加权平均核算2017年更改申报表后的经营所得合伙人分配比例,计算过程如下表:


15、滞纳金计算:按每日万分之五计算,补缴税款于2022年4月15日补缴完,那么更改2017年度第二季度申报表、2017年度第四季度申报表、2018年度第四季度申报表产生的滞纳金如下表计算:

直接算出滞纳金122.65万元,补缴税款181.86万元,另加罚款5万元,直接的经济损失是309.5万元,缴款比例占虚开发票金额的61%:309.50/510*100%=61%

特别要说明的是,滞纳金的上限为税款本金封顶,滞纳金以年化18.25%计算,推算滞纳金日期超过年数:1/18.25%=5.48年,即超大约五年半,滞纳金就已达到税款本金的金额了。
不算不知道,通过计算发现补税加收滞纳金、罚款的总金额,相对于纳税调整金额的占比,还挺恐怖的。这只是练练的测算,具体还得以税务部门的核算标准为依据,但练练觉得应该也差异不大了。
上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的,所以财会人员应对被稽查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核算及反复与税务局再确认。
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