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税收优惠 > 企业税收政策

核定应税所得率(专业/解读)

标签:

作者:林秀宁 发布时间:2023-03-23 18:17:31 点赞:


核心内容:核定应税所得率核定应税所得率是指个人或企业按照规定计算所得税的基准,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纳税人的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与其实际收入的比例。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以及企业都设有相应的核定应...


核定应税所得率

核定应税所得率是指个人或企业按照规定计算所得税的基准,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纳税人的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与其实际收入的比例。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以及企业都设有相应的核定应税所得率。

居民个人核定应税所得率

居民个人指在境内具有住所、户籍或长期居留证件等条件,并因此需要缴纳境内的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居民个人的核定应税所得率分为七档,分别为3%、10%、20%、25%、最新扶持标准、35%和45%,并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适用。

第一档:3%

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1. 工资、薪金等劳动性收入;
  2. 稿酬;
  3. 特许权使用费。

第二档:10%

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 经营性收入;
  2. 财产租赁收入。

第三档:20%

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 利息、股息等投资性收入;
  2. 财产转让收益。

第四档:25%

适用于以下一种情况:

  1. 偶然所得。

第五档:最新扶持标准

[注]本次调整后,将不再设立该级别,原在此级别受扣缴的工资薪金等劳动性收入将调整至第四级(25%)中。

第六档:35%

  • -限额加计扣除后仍超过12万元(含)不超过30万元(含)部分的综合所得;
  • -不动产租赁承租方取得的房屋租金及其他类似于房屋租金的综合所得;
  • -技术成果转让使用费及无形资产使用费等综合所得;
  • -其他各类综合所得;

[注]对年度综合计算后超过30万元的部分按45%执行。

非居民个人核定应税所得率

非居民个人是指在境外具有住址或常住地而没有在境内具有住址或常住地,并从事或者参与经营管理活动,或者从境内获取其他类型收益而需要缴纳境内个人所得税的自然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非居民个人的核定应纳义务为20%,但可以按照相关协议进行减免优惠。

企业核定应税所得率

1.一般企业核定应纳义务

  • -最新标准(截至2019年12月31日)
  • -15%(自2020年1月1日起)
  • -对小型微利企业执行优惠政策,核准“三免三申请优惠”政策,单位为:百万元.
  • -具体内容如下:
标准 销售额(百万元) 利润总额(百万元) 减免优惠*

(详见下文)

*
有效期
(单位:年)

(2017-2020)
有效期
(单位:年)
(20201-2022)       ·
(2023-2025)     &enspmiddot;
(2026-2030)    &emsplowast;
????????*以上信息来源于“财政部关于发布"关于小型微利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财稽发〔2017〕58号)”、“关于调整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强认证工作若干问题通知”(财稽发〔2018〕13号)、“关于进一步增强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力度支持创新创造若干措施”的通知(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增强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力度支持创新创造若干措施[2018]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