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地方留存(政府留存部分税收)(疑难/解惑)
作者:张朝安 发布时间:2023-04-05 14:42:10 点赞:次
1.企业税收地方留存的概念
企业税收地方留存是指企业缴纳的税金中,只取一部分用于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而将剩余部分归属于当地。这部分税收可以用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提升当地民生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企业税收地方留存的意义
2.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企业税收地方留存可以帮助当地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建设,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2.2增强服务能力
通过税收归属,当地可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量。
2.3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企业在缴纳税款时,一定希望自己的钱被合理利用。如果一个企业看到在他所在的城市或县区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率的投资,则会对该城市或县区产生信任感,并更愿意在当地发展业务。
3.企业税收地方留存的实施情况
自1994年开始实行企业税收地方留存政策。根据地方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按照25%的税率征收,其中15%归属于地方留存使用,10%上缴国库。
此外,为了鼓励企业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还制定了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在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其所得税留存比例可提高到30%或35%。
4.企业税收地方留存存在的问题
尽管企业税收地方留存政策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4.1地方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各级财力和管理能力不同,在用于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上出现了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
4.2地方保护主义加强
因为只有当企业在某个城市或县区内纳税时,该地才能获得留存的税收,所以一些地方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吸引企业选择在自己的地盘上投资兴业。
4.3容易出现财务违规行为
由于留存的资金不受国库监管,有可能会出现财务违规行为。例如,一些官员可能会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投机炒作或私人消费。
5.总结
企业税收地方留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公、地方保护主义加强等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加强部门管理,完善监管机制,确保企业税收地方留存政策真正实现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