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有税(耕地占用税名词解释)
作者:窦振坤 发布时间:2022-03-24 09:20:27 点赞:次
1.由于在征收中这两种税有部分重合,为避免对一块土地征收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在限定上作了相应的衔接。纳税人依法、科学、合理地实现最大利润是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的。
2.有助于纳税人实现利润最大化纳税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之后,通过合理的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免缴纳不该缴的所得税税款,这样就减少了纳税人的税收费用,从而实现了纳税人利润的最大化。
3.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就土地用途而言,而耕地占用税是指只要占用耕地等其他农用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不论集体建设用地,还是建设用地,均应缴纳耕地占用税。
4.所得税纳税筹划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该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即对新征用的耕地,凡是交纳了耕地占用税的,从准许之日起满2年后才征收土地使用税。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十分有利,尤其是对于那些目前比较困难的企业,适当地减轻税收负担,就可以将资金用在企业最需要资金地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耕地占有税(耕地占用税名词解释),要怎么样解读
1.耕地占用税以占用耕地建房和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采取地区差别税率。土地管理部门凭耕地占用税完税凭证或者免税凭证和其他有关文件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前款规定的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2.采用定额税率,其标准取决于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和经济发展程度。耕地占用税是在全国范围内,就改变耕地用途的做法征收的税,是一次性征收的;而土地使用税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就使用土地的做法征收的税,是按年计征的。耕地占用税是指只要占用耕地等其他农用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不论集体建设用地。
3.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有差别地规定各县(市)和市郊区的适用税额,全省平均数不得低于上述核定的平均税额。在目前国家政策性减税有限的情况下,纳税人通过对税款的交纳进行筹划降低税负,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4.如果纳税人能通过正当的所得税纳税筹划途径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他没有必要在偷税、骗税、逃税上做文章了,这样也有利于改善纳税环境,减少国家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矛盾。

二、耕地占有税(耕地占用税名词解释),要怎样辨析
1.均应缴纳耕地占用税。纳税人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的期限内恢复所占用耕地原状的,全额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2.只有当企业发展上去了,经济情况好转了,国家的税收收入的源泉才会充足。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虽然近期可能减少国家税收,却可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涵养税源,有可能会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
3.第十三条纳税人临时占用耕地,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土地管理部门在通知单位或者个人办理占用耕地手续时,应当通知耕地所在地同级地方税务机关。
4.纳税人积极主动依法纳税是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前提和基础。占用园地按照当地占用水浇地适用税额执行;占用林地按照当地占用水浇地适用税额的80%执行;占用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渔业水域滩涂以及其他农用地,按照当地占用旱地适用税额的50%执行。
5.第十二条耕地占用税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获准占用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门的通知之日起3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