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特点(个人所得税浅析)
作者:林毅衡 发布时间:2022-03-25 16:13:43 点赞:次
1.例举的11类中的所得,而11类之外的所得,从而造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相对狭窄。低收入者免征个税而高收入者却大量的脱逃税款,工薪阶层反而成为了纳税的主体,这是有为个税设置的初衷的。
2.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其对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个人可支配收入来影响个人对工作和闲暇、投资和储蓄的选择,进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并对经济资源产生配置效应。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用分类税制模式,对不同来源的所得,采取不同税率和扣除办法。在费用扣除上未能很好区分个人因疾病医疗、盗窃或灾害损失等因素而对纳税人的支付能力产生的影响。
3.累进税制的最初目标就是公平原则看,就是高收入高赋税,低收入低赋税。以家庭作为计量纳税能力的申报单位。税收流失对个人所得税的削弱还影响了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4.考虑到我国目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和征管手段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分类综合课征制应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制的较好选择。
5.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还会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不利的影响。加快存款实名制的实施进度,逐步实行收入支付信用化,推动隐性收入显性化,并加快征管手段的现化建设,以促进个人所得税的有效征收。
6.科学确定扣除项目,规范费用的扣除方法和标准。费用扣除范围过窄,不能很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税务部门征管信息不畅、征管效率低下由于受目前征管体制的局限,征管信息传递并不准确,而且时效性很差。
7.在税制设计中通过设置免税项目或减除项目等,鼓励纳税人从事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特定活动。在分类税制下,按不同税率对不同类型收入课税导致取得相同数量不同类别收入的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均。
8.美国个人所得税法采取排除法,即规定排除项目以外的所有所得都应被确认为所得的来源。

一、个人所得税特点(个人所得税浅析),怎么去简析
1.结合我国实际的薪金水平,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纳税人只适用于5%和10%两档税率,20%以上的另六档税率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又规定了12大项的免税项目,比如说: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工资薪金部分的差旅费,福利费等免收个税。边际税率过高,实质上形同虚设。
2.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被公认为税收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税种,有专家估计我国个人所得税实际征收额只占应征额的三分之一。建议在改分类所得税为分类综合所得税的基础上,对各类所得实行逐项扣缴,年度综合申报纳税的办法,以有利税务机关对税源的及时监控。
3.在分类所得税制下,容易出现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与其支付能力相矛盾的现象,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还应当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减少税率档次。
4.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10类免税所得和五类减税所得的优惠措施,而对各类减免项目的标准又缺乏严格统一的限定,形成了很大的税收漏洞。
5.对高收入的调节,还可以增加一项加成征收的措施。征税范围的公平性分析首先,我国税法采取了具体例举的形式。
6.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各国的个人所得税规定有所不同。它不仅能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而且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7.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课税范围主要集中在现金领域,未将一些附加福利,如公有住房、免费就餐及各单位发放的实物福利等列入课税对象,不利于税负担分配的支付能力原则的体现。
8.从税收征管上看,个人所得税流失主要是由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收入情况信息不对称、对逃税的惩罚太轻以及税务机关执法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二、个人所得税特点(个人所得税浅析),如何才能陈述
1.在以单个个人为纳税单位的情况下,两个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分别为2000元和3600元)的家庭却承担了相同的税负(20元)。个人所得税对储蓄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存在问题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角度来看,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客观上存在着制度落后和实施乏力的状况,其主要问题可以从税收制度、税收征管两大方面反映出来。包含三个层面:按税法规定原本不必缴税的纳税人,因通货膨胀导致实际起征点的降低而被归入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列;通货膨胀使个人所得税的名义收入提高而产生了纳税档次爬升效应,纳税人在实际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却按高税率纳税;通货膨胀造成相邻应纳税档次之间的差值缩小,也加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税收中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应不妨碍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即应使税收额外负担最小与额外收益最大。
3.本文将着重从这个税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量流失给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个人所得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且其地位在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
4.养老金和购买保险的动机,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由于地下经济以及个人的灰色收入、隐蔽收入、寻租收入甚至非法收入等脱离个人所得税调控范围的收入的存在,使反映个人纳税能力的信息扭曲,制约了个人所得税收入调控功能的有效发挥。
5.税前扣除项目不公平我国个税的征税对象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共计11项如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如股息、利息、红利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所及的范围几乎包括了纳税人的全部所得。不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