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背景(个人所得税的地位)
作者:周国立 发布时间:2022-03-26 10:40:02 点赞:次
1.律师要注意不同的扣除项。税负普遍降低,部分降低的幅度比较大,有二个例外:有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者税负可能增加;以及劳务所得、个人经营所得、企业所得之间差别巨大,增加了进行税收筹划的可能。
2.通过两个案例表明新政下是否税负增加视不同情况而定。针对专项附加扣除,分别从享受条件和标准方式角度做了详细介绍。
3.个税申报实务由上海律协税法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申浩事务所沈其梅律师主讲,分五部分介绍,包括个税改革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相关新政、专项附加扣除、扣缴申报以及后续事项。报告人简介:郑致刚,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私基金投资人个税分析由上海左券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春艳律师主讲。扣缴申报方面,介绍了远程客户端申报和对于不同的扣除项的填列方式。
5.控制协议主要涉及经营管理控制权、资金注入和利益输出三个方面,通常包括:借款协议、独家购股权协议、投票权委托协议、独家咨询和服务协议、股权质押协议、配偶承诺函等。
6.一方面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另一方面设立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比如税务局是否告知权力,权力的维护是否在法定是时限内;涉及行政处罚,告知书上有听证,不能浪费听证的机会;调解以及和解阶段,对于和税务机关沟通也是非常重要。关于个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
7.要注意信用惩戒情形,比如:报送虚假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重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超范围或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拒不提供留存备查资料;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个人所得税背景(个人所得税的地位),怎么样才能概述
1.介绍了税务律师业务展业。的扣除起止时间。本次入选了16篇论文进行报告。
2.以名股实债为例,投资人形式上以股的形式投资,收取的是利息,存在管理人未按照规定代扣代缴的问题。
3.本次培训共设三个主题,分别为政策篇、实务篇以及展业篇,共计十五场专题讲座。以医生案例为例提及,今年初对小微企业实行更大力度的税收减免。
4.针对税务筹划,要谈税务筹划必须以合规为先。回到基金的税务问题,关于管理人的涉税事项,投资人的涉税问题以及底层资产的涉税问题(涉及重组相关的各类税收)是基金的三大方面税务问题。
5.就工资薪金所得而言,个人所得税降税表现在于免征额(起征点)有所提高;增加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现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基础上,调整综合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级距。基金的架构包括公司制、有限合伙、契约型。
6.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应当将《扣除信息表》及相关留存备查资料,自法定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五年;纳税人报送给扣缴义务人的《扣除信息表》,扣缴义务人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留存五年。特别针对投资人专题,分三个要点对基金相关个税的法条以及内容阐述。个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便民、惠民、利民。
7.关于股权架构设置的两个核心功能和目的,在于控制权(以同股同权为前提),通过设计股权架构,合理实现集团内税负成本最低。
8.关于报税问题,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管理人代扣代缴,税收由基金份额持有人承担。

二、个人所得税背景(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如何做简述
1.每位报告人用25分钟汇报论文。报告人简介:廖玮,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针对股权转让以及高净值人群(比如演艺圈)个人所得税的争议已经持续被媒体关注。
2.对于双层爱尔兰架构,从案例出发介绍了三明治架构的基本原理和利润转移的筹划思路。个税改革背景下的社保安排思路由上海律协税法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自力律师主讲,分别从国际背景与与税收的国际惯例、新个税法一边降税,一边严征管、新个税法背景下社保征收的逻辑和按排等三方面做了介绍。相关风险提示:新社保后,那些选择劳动派遣的企业特别容易被坑,这些劳动者的薪水由企业承担,是社保应由劳动派遣公司承担,如果没选择靠谱的劳动派遣公司或者合同没看好,社保就要由企业承担,是如果企业认为是由劳动派遣公司负责的,没给员工缴纳社保,按新社保规定,会被计入社保黑名单。
3.以实际案例为例,提出税务筹划不仅看表象还要看实质。就经营所得而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4.新个税法下严征管,体现在征收管理方法上,以独资企业关闭案例为例,提出法定代表人被列入黑名单后,关闭受到影响,需要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之间税率的差异根据实际收入水平进行测算和筹划。特别提醒注意后续事项,包括: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于每年12月份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至扣缴义务人。
5.要用合理架构解决税务成本问题。关于优惠政策适用问题,实务中税务机关认为是公基金的税收优惠,私基金不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