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纳税申报表附表一)
作者:刘响亮 发布时间:2022-03-27 04:17:42 点赞:次
1.剩余财产指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清算税费、清算所得税额、以前年度欠税和企业其他债务后的余额。确认为股息金额指清算企业的各股东从清算企业剩余财产分得财产中,相当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照其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计算确认的部分。
2.表格中间部分为预缴税款计算,与以前表基本一致,减少了本期金额。
3.纳税人名称与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全称和相应的号码。
4.申报表中新增了附报信息,纳税人按实际情况选择或填写即可。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机构的填写,分支机构只需填写主表的20和21行,不用再填写原来总分机构的附表。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目前最新的为2018年版,第7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填报固定资产税收上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额大于同期会计折旧额期间,发生纳税调减的本年累计金额。
5.为保证申报的准确性,所有表单无论是否填写数据,都需要逐一打开查看,否则不能完成申报。
6.资产处置损益指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其计税基础后确认的资产处置所得或损失金额。计税基础指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负债计税基础的金额,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收规定予以扣除金额的余额。

一、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纳税申报表附表一),如何才能区分
1.负债清偿损益指纳税人全部负债按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后确认的负债清偿所得或损失金额。
2.预缴方式大部分纳税人应选择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两种预缴方式属于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纳税人需要履行行政许可相关程序。清算期间指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终止之日至办理完毕清算事务之日止的期间。
3.三个报表中的项目,均有相关文字说明和数字来源,计算公式已列明,逻辑关系清晰。填表注意事项预缴纳税申报表(主表)预缴表的上面部分是本次新加的,在预缴方式和企业类型里选择一项。
4.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和其他债务均指清算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或支出。
5.累计盈余公积与累计未分配利润均属于剩余财产部分,是剩余财产进一步延伸项目,指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从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额和累计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结果为负数,清算费用需要与清算业务有关;清算税金及附加需要除去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
6.对系统反馈的风险问题进行确认,若经核实不属于错误数据的可不予理会,关闭后直接办理申报;若确实存在问题的,先对申报数据进行修改,然后可再次使用本功能对修改后的数据进行风险扫描,直至确认问题处理完毕后再进行申报。

二、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纳税申报表附表一),怎么能讲解
1.的本年累计金额。附报信息小型微利企业选择的规则2017年度符合且享受了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的企业,本季度预缴申报时,如利润总额未超标准,必须在小型微利企业栏次勾选是。
2.暂存或保存数据后,在下次进入申报功能时,系统会提示您是否需要还原上次填报数据,即可读取上次保存数据继续填报,第3行:利润总额应是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总额,直接按照利润表填写即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负债情况分析填报。2017年度不符合且未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或选择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或2017年度新成立的企业,可在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后,自行在小型微利企业栏次勾选是或者否。
3.如果有不征税收入,可以在预缴时候扣除。小型微利企业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8〕77号)的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表中的利润总额与第一行营业收入、第二行营业成本不存在必然的勾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