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风险有哪些(税收征管风险)
作者:陈捍卫 发布时间:2022-03-28 21:47:36 点赞:次
1.要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专业教育,定期对税收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可以就执法过程中不符合规范的执法行为进行重点教育,尽快提升税收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准,从而确保税收行政执法质量,防范风险发生。
2.准确把握税率水平和税收规模,对于建立合理的税制,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一些地区给予外资企业享受税收超国民待遇,外资企业采用不同方式避税,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我国在国际税收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4.要对税收执法人员进行法制教育,防止其滥用职权,避免执法工作中的不规范性,使之依法行政,降低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发生率。
5.在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建设一套科学的评议考核体系。不法分子盗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公司、聘用兼职会计人员并利用其从业资格进行金税盘领取和发票开具,犯罪嫌疑人并不出面。
6.通过一定的风险预测、评估和预测机制,将有效引导税务干部正确执法,降低执法风险,达到教育、监督、预防三位一体的预防效果。对所管辖的纳税人引入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按行业风险程度高低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将有利于税务机关充分认识税收风险所在,及时实施有效管理,避免税收流失。

一、税收执法风险有哪些(税收征管风险),如何才能阐释
1.我国税收在立法内容上具有滞后性。税收计划管理存在税收行政执法风险。
2.税源监管风险经济决定税源,税源并不等于税收,税源要变成税收需要通过税源监控能力的变现。税收执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大致有以下几种。税务部门要加强与司法部门的沟通,争取理解、求得支持,减少其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误解。
3.税收行政执法人员也应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通过创新服务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要能够将税收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关注纳税人的现实困境,建立税收行政机构与纳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税收行政执法风险是因执法质量不高造成的,而税收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又直接影响税收行政执法的质量。
4.这些都是新的商事制度下带来的发票管理风险。在发票管理方面,税收人员对发票的开票限额、领用、代缴、票种核定、代开发票方面也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这为税务管理埋下税款流失的隐患。
5.不规范的税收征管行为,使税收执法机关面临形象受损、执法信誉降低的风险。
6.形成一个包括征管质量、目标管理等在内的综合考评体系。就其具体内容而言,主要包括税制改革风险、涉外税收风险、税源监管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在税收执法体系中,要关注执法岗位与上下环节之间的衔接适配,梳理税收行政执法流程,规范执法的各个环节。

二、税收执法风险有哪些(税收征管风险),怎样做界定
1.税务机关对所辖企业产生的欠税负有不作为的责任,企业拖欠税款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部分基层税务机关为了加强管理,加重了税务人员的权责、增加了执法风险。
2.是要建立税收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尤其是要充分动员外部监督力量,如鼓励纳税人和媒体监督税收执法人员以及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使之成为促进税收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的外部力量。还有一些纳税人并未办理税务登记注销便一走了之,这也造成税款流失或者发票遗失。
3.我国在税收程序法上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操作指导。要建立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必然会增加税务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这也相应的增加了税收行政执法风险。
4.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登记中的漏征漏管;结算中的漏缴、漏计;稽查中的漏缴;。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税务机关无奈。
5.我国目前的税收计划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上一年的税收完成数和预计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税源管理部门在接到风险部门提供的风险信息后要立即组织实地核查。
6.在一般纳税人申请环节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现场采集影像资料,发票领取环节必须实名办理。部分税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本着无所谓的态度开展工作,造成对政策规定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对岗位职责要求不清,出现问题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