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小微企业(如何界定是否小微企业)
作者:徐同元 发布时间:2022-03-29 01:39:34 点赞:次
1.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2.采取定率征收的小型微利企业,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其预缴时累计实际利润额不超过10万元的,可以按照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预缴税款;超过10万元的,不享受其中的减半征税政策。
3.小型微利企业属于企业所得税中的专业术语,有着特殊定义及认定标准,与其他部门的规定或者我们的通常理解有所不同。企业根据本年度生产经营情况,预计本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季度、月份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新办小型微利企业,预缴时累计实际利润额或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可以按照减半征税政策预缴税款;超过10万元的,应停止享受其中的减半征税政策。
4.该文件有了进一步的消息,小微企业的标准或迎来新的变化:为适应国民经济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研究修订工作,已形成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一、如何认定小微企业(如何界定是否小微企业),如何解读
1.定率征税的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和汇算清缴时通过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等栏次履行备案手续,不再另行专门备案。
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工信部的变化,税务局仍按照自己的规定执行。六税两费上的小微企业是指所有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指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的纳税人,年是指连续12个自然月。
3.根据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11年6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16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可以理解为其中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增值税的小微企业增值税小微企业:月销售额在15万元以下,或季销售额在4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的概念源自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二、如何认定小微企业(如何界定是否小微企业),怎么能定义
1.一金上的小微企业指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5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45万元)的纳义务税人。
2.《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税收政策上提到的小微企业,具体落实到增值税、所得税上又有明确的标准:通过以上两个标准可以看出,即使是符合工信部标准的小微企业。将不属于中小企业扶持重点领域的组织管理服务(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门类,主要包括企业总部管理投资与资产管理资源与产权交易服务等资产密集型行业小类)采用建筑业指标划型,降低其小微企业占比。
3.本年度新办的小型微利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凡累计实际利润额或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的,可以享受减半征税政策;超过20万元的,停止享受减半征税政策。企业残保金的小微企业指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