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个人外出情况说明)
作者:吴晓巍 发布时间:2022-03-30 11:32:34 点赞:次
1.资产损失情况,包括待处理财产损益主要内容及其处理情况,按账龄分析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未收回原因及坏账处理办法,长期积压商品物资、不良长期投资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同比影响其他收益的主要事项,包括投资收益,特别是长期投资损失的金额及原因;补贴收入各款项来源、金额、以及扣除补贴收入的利润情况;影响营业外收支的主要事项、金额。
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跨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之前,到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外管证》。
3.对于省内跨县(市)经营需要开具《证明》的,税务机关应积极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受理纳税人的网上申请,为其开具电子《证明》,并通过网络及时向经营地税务机关推送相关信息。成本费用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材料费用、能源费用、工资性支出、借款利率调整对利润增减的影响。
4.《外管证》有效期限一般不超过180天,建筑安装行业纳税人项目合同期限超过180天的,按照合同期限确定有效期限。本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包括主要产品的产量、主营业务量、销售量(出口额、进口额)及同比增减量,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如按销售额排列的名次;经营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销售(经营)的影响;营业范围的调整情况;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及投入情况。

一、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个人外出情况说明),要怎么样总述
1.进入分析起草阶段:分析结束开始起草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其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数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数额。
2.探索取消电子《外管证》纸质打印和经营地报验登记。根据全国税收征管规范规定,纳税人开具时均需提供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而《意见》将提供说明的情况限定为没有合同或合同内容不全的建筑安装纳税人,从而减少了纳税人的资料报送负担。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发放《外管证》。
3.根据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录入征管信息系统,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对维持现行税收属地入库原则、防止漏征漏管和重复征收具有重要作用。对企业收支利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从数据后面阐述问题的原因,从分析得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新年度拟采取的改进管理和提高经营业绩的具体措施。
4.纳税人办理《外管证》时只需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副本或者加盖纳税人印章的副本首页复印件(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可不提供上述证件);从事建筑安装的纳税人另需提供外出经营合同(原件或复印件,没有合同或合同内容不全的,提供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利润分配情况利润表中的项目,如两个期间的数据变动幅度达30%(含30%)以上,且占报告期利润总额10%(含10%)以上的,应明确说明原因。

二、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个人外出情况说明),如何阐明
1.纳税人提交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税务机关应即时开具《外管证》(可使用业务专用章)。纳税人办理《外管证》时只需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副本或者加盖纳税人印章的副本首页复印件(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可不提供上述证件);从事建筑安装的纳税人另需提供外出经营合同(原件或复印件,没有合同或合同内容不全的,提供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各项资产所占比重,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投资等变化是否正常。
2.企业债务重组事项及对本期损益的影响。反映资金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尝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获利倍数等。
3.税务总局征管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外出经营税收管理是现行税收征管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法定事项。原规定自《证明》签发之日起30日内未办理报验登记的,所持证明作废,纳税人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重新开具。人员工资增加,以致陷入两难境地。
4.其他业务收入、支出的增减变化,若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含10%)以上的,则应按类别披露有关数据。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反映经济效益情况: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外管证》有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