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理成本(高股利政策降低股权代理成本)
作者:郭晓娜 发布时间:2022-03-31 18:40:24 点赞:次
1.适度的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债权人的监督机制,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利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提高资金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摘要:股利来自于上市公司的盈利部分,股利与股份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在融资过程中,可使公司接受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督。
3.股权结构在两个方面影响到股利政策。关键词:股利政策;股权结构西方对现代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主要有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股权结构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学派的一些解释。各方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过度集中决定了实际控制企业的大股东或管理层由于拥有控制权而获得私人收益,这可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4.与财务报表利润相比,现金股利是一种可信度较高的信号。上市公司在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内部做大,身为企业内部人员往往可以通过便利操纵股票价格获得不菲收入。上市公司积极进行现金分红,大部分是为实现增发配股而制定的股利政策,而不是真正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一、股权代理成本(高股利政策降低股权代理成本),怎么做定义
1.公司管理者为了获得股票溢价,通常会迎合投资者的股利偏好。当股利政策真正宣布时,投资者会将它与其预期进行比较。
2.此外企业还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企业盈利稳定持续增长,加强企业账面可流动资金的管理,确保财务制度合理化,以防止资金短缺而导致股利分配不均的状况出现。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3.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利分配行为并不能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4.结合本国证券股票市场和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股利政策进行不断调整。股利是上市公司经营者对投资者一种经济补偿,稳定的股利收入是上市公司应尽的义务。传统的股利代理理论认为,支付现金股利能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有可能导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
5.投资者对不同的账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避免损失的账户,表现为高风险厌恶;对于追求潜在收益的账户又表现为低风险厌恶,甚至是风险寻求。由于债务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内部融资,提高留存收益比例而采用较低的股利支付率。
6.股利分配政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合理优化股利分配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市场的稳定性,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7.笔者对国外现代股利政策的理论和相应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和评价。

二、股权代理成本(高股利政策降低股权代理成本),怎样去辨析
1.如果公司宣布的股利政策与投资者预期的股利政策存在差异,股票价格就可能会发生变化。上市公司必须完整披露股利分配的内容,包括股利分配的依据、动机及长远规划,要披露不分配的原因、独立董事的意见等,让投资者能真正透过股利政策了解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以便于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股利的发放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监督成本。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企业最核心的财务问题,应该并且必须受到上市公司各层领导的重视。
3.在金融市场上,企业间相互拖欠的情况十分普遍,虽然企业的账面盈利不菲,是面对大量的资金需口,企业账面上能够流动的资金往往只是捉襟见肘。文章对西方现代股利政策理论进行综合性回顾和分析,希望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能够提供帮助。
4.股利政策就是公司盈利分配和留存之间的分配方式,合适的股利政策分配不仅能够保证股东的切身利益,又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投资者将现金股利看作是保证安全的一项收入。
5.本文简要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普遍存在的缺陷,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改进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提出简短而理想化建议。
6.而股东越保守,代理成本越高,对股东越不利,而对债权人则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