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财政收入(盱眙财政收入2021)
作者:童全美 发布时间:2022-04-01 17:25:45 点赞:次
1.围绕产业强县目标,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大力实施产业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个以上。将全县2021年度税收贡献比较大、发展前景比较好、社会信誉高的30家骨干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
2.强化税收征管,严格稽查抓收入。加大对开票、税收前30强企业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力争全年开票超亿元企业突破50家、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18家以上。健全财政收入分析会办机制,及时研究、分析和解决收入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3.财税部门严格遵守国家营改增税收政策,做到依法征收,不征人情税、不征关系税、不征过头税,杜绝征收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依法打击偷税、逃税、抗税行为。
4.积极开展330省道官滩至盱城段、331省道古桑至河桥段等项目前期报批,推进淮河大桥、601省道盱眙西段和235国道盱眙北段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健全涉税信息共享和信息互通,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优势,促进税收应收尽收。
5.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出现逆势增长。年初按照上级要求,将全年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税收占比等核心指标分解到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
6.持续提高信息编报质量。再将乡镇分成优化发展乡镇、重点发展乡镇、生态发展乡镇三大类,每类乡镇明确不同的财政收入增幅和税收占比。
7.通过以票管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制度,强化监管措施,堵塞跑冒滴漏。严格执行苏政50条等惠企便民政策,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各项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一、盱眙财政收入(盱眙财政收入2021),怎样做回答
1.盱眙财政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月度快报作为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力度,为推动财政部门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到2025年,确保实现两升一降目标,即农村青少年享受城区优质义务教育比例、城乡居民医疗报销水平明显上升,城镇调查失业率稳步下降,各项民生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2.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十百千工程,确保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不断提升。
3.不同组别不同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和上年工作实绩科学下达部门企业入库税收。
4.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进行全面检查,对一般行业、一般业户及零散税源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应收尽收。
5.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5个,达成成果转化意向20余项。
6.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机制,7555名脱贫困难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484人纳入特困人员供养,医保扶贫100%服务创新做法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低收入人口脱贫安全底线全面兜牢。老龄、残联、气象、地方志、工商联、红十字、民族宗教、国防动员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其他群团和协会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7.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天源服装、宇特光电等企业争创省级智能车间,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0家。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杜绝低收入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二、盱眙财政收入(盱眙财政收入2021),如何才能解析
1.建立扶贫项目稳定收益机制,经济薄弱村和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持续增收。出台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发展十二条意见,发放企业专项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1097万元。盱眙县紧紧围绕财税增速争上游目标,狠抓招商拓税源,强化征管求突破,优化管理促服务,推动了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组成由县财政局领导亲自带队,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的8个服务队,每个月度走访企业不少于一次。不断拓展信息编报范围。
3.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分类考核,定期通报情况,按季兑现奖惩。盱眙财政荣获全省2021年度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月报先进单位,获得省财政厅通报表扬。
4.强抓重点税源,狠抓固定税源,常抓零散税源。该县出台了《关于继续开展财政进企业,服务‘三十强’活动的通知》。
5.县财政局积极会同县税务、住建、水利、工信、发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以及13个镇街,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形势研判,组织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
6.全年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税开票、入库税收均增长10%以上。贯彻落实科改20条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6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100%。
7.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全年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及时拨付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8.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增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10户、星级上云企业16户。充分发挥协护税网络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9.开票、入库税收分别占全县67%、82%,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