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类会计科目(餐饮业的会计科目)
作者:陈尚宜 发布时间:2022-04-02 12:10:33 点赞:次
1.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减值确认计量上,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而新准则则规定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会计资料不得外借,如果特殊情况需外借时,必须请示财务部经理同意,并做好登记手续。
2.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其经营范围、食品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原料成本构成等与传统餐饮服务基本相同。
3.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该商誉不进行摊销;如果是小于的,则直接冲减留存收益。
4.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5.出纳人员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如: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投资性房地产、生物性资产、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列报、保险合同的规定等等。
6.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一、餐饮类会计科目(餐饮业的会计科目),如何开始认识
1.企业收到的返还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新准则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
2.对于帐龄超过一年的大额应收帐款,要向债务人索取确认证明书及还款计划书。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3.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二、餐饮类会计科目(餐饮业的会计科目),怎么做详解
1.新会计准则与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共有5方面的差异:引入了金融工具的概念、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计价基础的不同、确认方面的差异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2.这使得拥有长期应收、应付款项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将这些长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减计至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金额。超过十五天的,担保人应由主管领导签字联保,否则财务部将在担保人的工资中逐月扣回并于次日取消当事人的担保签单权,直至全部扣回为止。发生的销售退回。
3.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新会计准则还要求承担人在确认租赁引发的负债时,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无论消费者是否当场消费,对餐馆、饭店等餐饮业经营熟食的行为都应征收营业税。
4.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计算公式:应税金额=营业税金额税率。
5.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由如下特点:区分保险风险和非保险风险;增加准备充足性测试;区分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