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提至(个税起征点提至5千元)
作者:赵崇联 发布时间:2022-04-04 10:04:24 点赞:次
1.这次草案将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有明显的提升幅度,还达不到市场预期。
2.个税起征点自从7年前修订在了3500之后就再也没有改动过,今年由于民众要求个税起征点提至5千元的呼声比较大,所以现在个税起征点经过了几个月的草案终于敲定了起征点五千的利好政策,新起征点也将会在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采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能够避免税负过重情况。特别是养孩成本高、房贷压力大、看病贵等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压力,把这些项目纳入个税抵扣项,全面考虑个人负担的差异性,将切实减轻纳税人压力。
3.根据相关资料粗略估算,全国缴纳个人所得的大概28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不到2%,缴纳个税的主要是工薪阶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中产阶层。工薪阶层税收负担较重,不仅加重了中产阶层负担,还会影响消费支出,导致消费动力不足,对经济结构转型带来负面影响。首次探索实行综合征税,个税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征税方式,应税所得分为11类,纳税人按照不同类别逐项独立纳税,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有的人纳税过重,而有的人纳税不足。
4.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一、个税起征点提至(个税起征点提至5千元),怎么了解
1.个税法迎来自1980年以来的第七次大修,个税起征点将提至5千元。草案提高了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项,在纳税前予以扣除。个税起征点上调敲定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3.由于各地工资收入水平不同、五险一金的缴纳标准不同,也会影响个税改革后的税后收入。相关专家表示,只有全面深化税制改革,才能切实增强税收的贫富调节能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税起征点上调和企业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
4.也能更好地避免逃税漏税现象。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5.上调个税起征点,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将影响个税收入,对整体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小,不会对财政收支带来压力。目前的税制对于工薪阶层的工薪所得最容易进行严格征税,而对于富人的投资所得、房产增值、遗产获得、财产赠与等的税收制度严重缺乏,制度漏损比较大。全球都在兴起减税潮,特别是美国减税力度非常大,个人扣除额从6000美元提高到12000美元,夫妻联合报税扣除额从13000美元提高到24000美元,并且把7个税率等级简化为4个。
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税改革已经较为滞后,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

二、个税起征点提至(个税起征点提至5千元),如何简答
1.个人所得税是重要的税收目录,个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并不高。个税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强个税的均贫富能力,起到提低、扩中、限高的作用,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为经济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带动型转型。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事情,一直都有讨论。
2.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3.个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大,削减个税不会明显增加财政收支压力,并不应该成为制约个税改革的约束。应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定财产税、房地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将我国税制以间接税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直接税为主。从历年个税改革和当前税制设定来看,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大势所趋。
4.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有利于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原则。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之后,受益的必将是这部分工薪阶层。
5.个税起征点经历了三次上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之后7年未做调整。
6.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至10000元。本次草案把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并增加抵扣项目,是探索综合所得税制的重要一步。
7.目前我国个税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在2019年1月1日修正案施行之前。个税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国个税体系仍然是以分类所得税制为主,个税结构过于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