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无差别点法(成本无差别点法公式)
作者:吴霄峰 发布时间:2022-04-04 17:46:40 点赞:次
1.规划控制会计是指在决策目标和经营方针已经明确的前提下,为执行既定的决策方案而进行有关规划和控制,以确保与其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会计子系统。
2.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会计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成本无差变动分析法重点就在于计算两个产品总成本相等时的产量。
3.具有两个特征: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一般说来,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财务可行性、分清主次指标、讲求效益的原则。
4.通过应用于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选成本最低的方案。

一、成本无差别点法(成本无差别点法公式),怎么分析
1.时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总额等于同期的责任成本总额。具有两个特征: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2.要求:作出企业取得此配件方式的决策。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人的百分比。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3.管理会计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尚不健全;财务会计工作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相对成熟,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
4.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是依赖于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编制的,是整个预算体系的主体。相关的问题第1题可以利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生产设备最优利用的决策分析。

二、成本无差别点法(成本无差别点法公式),如何开始区分
1.责任会计是指在组织企业经营时,按照分权管理的思想划分各个内部管理层次的相应职责、权限及所承担义务的范围和内容,通过考核评价各有关方面履行责任的情况,反映其真实业绩,从而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积极性的管理会计子系统。管理会计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属于报账型会计。
2.预测决策会计是指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于发挥预测经济前景和实施经营决策职能的最具有能动作用的子系统。计不受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和约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