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降低成本(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张桃彬 发布时间:2022-04-04 18:35:35 点赞:次
1.降低成本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产品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要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2.工资不是福利,投入的目的是有效益,盲目的攀比工资水平,不注重工资效益,不注重人工费用,最终会导致人工成本上升。其次是强化目标成本的核算管理,建立以财务部门为核算中心,搞好核算工作,按月公布目标成本的控制情况。首先是强化目标成本的责任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转换经营机制。
3.假定一个公司估计每个设计错误的成本是2000元,如果在新产品开发设计到生产前,每个新产品平均需要被修改的次数为5次,每年引进开发10个新项目,则其错误成本为10000元。控制成本的项目有:原辅料定额消耗的控制、工序定额的控制、期间费用开支的控制、产品的结存控制、产品报废率的控制。市场经济竞争是经济运行的规律,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价格大战已彻底变化为成本大战,即由靠改变外部条件变为靠苦练内部功夫。
4.新产品一般要经很长时间才能批量投入市场,最大的原因是产品不能一次性达到设计要求,通常需要被重新设计并重新测试好几次。
5.严格控制材料第一成本关,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所以相对成本控制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基于实时实地的管理思想,更是从前瞻性的角度,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

一、企业降低成本(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怎样去定义
1.运用劳动经济学的原理: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行为确定双定的最优化,那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边际成本。目标采购价就是把本单位所需的物资按产品设计构想及目标成本的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及外部相关者,寻求他们的合作,要求他们围绕自己的目标,设计与价格、质量相符的供应物资。实践证明:减员最终会使企业得到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2.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职工按有效劳动分配,从工资制度上要取消档案工资,全额与效益、贡献挂钩浮动。
3.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首先要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定员定额不科学,达不到优化、达不到满负荷,劳动力就会造成浪费,也就是人工成本的投入伴随在产品中的劳动价值部分难以得到市场的承认,致使企业失去竞争的能力。再次是强化目标成本的考核管理,建立以企管部门为轴心的纵横管理体系,完善目标成本的考核监控网络,确保目标成本的正常运行。
5.把控制产品成本细分量化到个人以后,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与保障措施,才能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施。在当前市场竞争中,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出路。这不仅可以形加产品产见,而且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6.产品成本是前两部分价值之和。对增值税税负压力比较大的企业,核定征收就是针对所得税税负压力大的企业。

二、企业降低成本(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开始讲解
1.在产品销售阶段,降低成本的当务之急,是消解大量库存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因素。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放开搞活,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需要不断寻求新的从本质上降低成本的方法,力争从根本上控制成本的攀高,譬如全面质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了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就是以成本控制的思想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研究成本降低的潜力,把事前预防和事后调整结合起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产品成本是一项综合性指标,通过对产品成本的经济核算和分析,可以看到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与节约、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动、产品产量的提高与下降等。
3.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企业应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尽量降低制造费用,节约生产费用,严格控制期间费用,压缩非生产费用。总之人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力全方位的补偿和投入,是企业效益的源泉。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费用。企业包袱沉重,不能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
5.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数量方法,线性规划方法是企业进行总产量计划时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