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空间范围(会计空间范围假设)
作者:李其 发布时间:2022-04-05 21:19:45 点赞:次
1.会计分期的确定实际上决定了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的时间间隔,也规定了财务会计报表所涵盖的时间区间。在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和报告主体的前提下,尽管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有改组、兼并,甚至破产、清算等种种可能,是在选择会计方法时,为了更为科学地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并定期报告财务信息,假定会计主体有可能持续经营。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财务会计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
2.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3.具体要求: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

一、会计空间范围(会计空间范围假设),要怎么表述
1.初级实务必练习题及答案资料免费送2会计假设亦称会计的前提,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中,假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按照现在的形式和既定的目标,不断地持续下去。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2.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的限定,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我国的会计年度与日历年度一致。设是密不可分的,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人为地划分为相等的、较短的时间期间,以便定期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
3.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从事经济活动并需要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和定期报告的特定单位。

二、会计空间范围(会计空间范围假设),怎么能解析
1.如果企业出现了不能持续经营的状况,例如企业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会计便由持续经营会计转向清算会计。
2.持续经营假设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揭示的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产生的前提,以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具体要求: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从公历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以季度、月份为会计期间时,其起止时间也与公历季度、月份一致。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以货币作为会计进行日常记录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最基本的计量单位。解析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