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财务制度(中小学财务制度解读)
作者:梁照英 发布时间:2022-04-06 02:20:17 点赞:次
1.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中小学校收入及其支出、结转、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变动、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财务分析指标、绩效等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营业收入;财政专户核拨给学校的经费和经批准不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经费,列入业务收入。修订前职业中学执行《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2.就中小学校财务人员的任职条件,加强中小学校食堂管理,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入账计价标准,代管款项管理,收费票据管理等事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体现对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的财务管理要求,本次修订将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纳入适用范围。
3.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第一要务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财务制度》已实施15年了,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修订。

一、中小学财务制度(中小学财务制度解读),怎么阐释
1.修订后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校长在预算管理、负债管理、食堂管理、代管款项管理、决算管理、在建工程管理、资产管理、票据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责任,理顺了财政、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强化了中小学校长在财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明确中小学校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中小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小学校校长作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财务管理责任涉及中小学校财务活动的全过程。
3.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不得对外投资、不得提供担保。
4.财务分析内容包括中小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编制与执行、资产使用、收入支出状况、专用基金变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中小学校应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5.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制度,不执行本制度。

二、中小学财务制度(中小学财务制度解读),怎么才能领悟
1.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说,新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健全,财务监督形式和内容更加具体,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与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结合更加紧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更加明确。
2.要求中小学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学校财务信息。通过财务制度,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的第一要务,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修订《制度》,以适应财政经费管理要求,促进中小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3.这些规定为中小学校长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有力地保证了中小学校事权和财权的统有利于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为了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
4.即将修订《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这位负责人说,《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贯彻落实与《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密切相关。
5.2012年4月,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