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舞弊(财务报表舞弊方式)
作者:黄冰心 发布时间:2022-04-06 03:19:29 点赞:次
1.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所得税费用是根据税法计算而得,由于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收入与成本的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上存在差异,根据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所得税计算的帐面税率通常不等于法定税率,如果帐面税率显著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企业的会计利润质量可能存在问题。常见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其母公司就会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风潮汹涌的财务造假、遍地报表陷阱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银广夏造假曝光后,连续15个跌停板;美国安然公司使得为之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百万元的养老金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
2.分析银广夏的报表可以发现,公司利润增长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
3.我国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报要求,均由统一的会计制度作出规定,要求企业定期编报。
4.运转正常、健康的企业,它的利润增长应当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如果这种正向关系被打破,则表明企业不是销售政策出现了问题,就是存在舞弊的可能。我们不仅要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制,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投资者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也正是因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
5.国营工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分别编报资金平衡表、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基建借款及专项借款表等资金报表,以及利润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等利润报表;国营商业企业要报送资金平衡表、经营情况表及专用资金表等。

一、财务报表舞弊(财务报表舞弊方式),如何成功解答
1.应收帐款增长率远远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能预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的质量不高,或者存在利用应收帐款调增利润的可能。另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除支付商标使用费外,还支付当期广告费用。如果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归类发生变化,则费用比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此种手法在那些经常得到补贴收入的上市公司也很常见。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因职业道德而造假,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人在幕后指使的。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及应收帐款之间的关系也是揭露盈余操纵的预警器。同属一个相同的行业,各个公司的财务指标之间一般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否则预示着公司存在舞弊的可能。
4.务报告造假问题。安然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影响逐渐蔓延。如确认政策有变动,则不同期间的所得税返还款确认金额就存在较大弹性。
5.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
6.如以银广夏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为了虚构销售业务往往从原始的销售合同开始就全套造假;黎明股份的虚构行为更是百密无疏,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构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美国零售巨头凯马特申请破产,最近有报道说,凯马特也存在做假帐的问题。
7.年初的资金加上本期融资所增加的额外资金与本期的投资活动相匹配,本期的投资加上年初的资产总是与本期的经营活动相适应,按照财务学的观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二、财务报表舞弊(财务报表舞弊方式),怎样才能举例
1.对于返还的所得税款,有的采用权责发生制来确认,有的则采用收付实现制来确认,亦即于实际收到所得税返还款时确认收益。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都是由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的。现金流入与应收帐款增长是紧紧相连的。
2.企业通过激烈竞争拿到的股票发行额度往往与其资产规模不相匹配,只好将一部分经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剥离,或者进行局部改制。识别上市公司造假,测试其毛利率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手段,如果公司毛利率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财务报告舞弊。
3.这样资产重组与关联方交易就成为一种十分重要和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造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不是主观故意的。分析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可以给投资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4.比如销售折扣,有的将其单列为一个项目,有的将其归为销售费用,作为给分销或零售商的销售佣金。如果这种惯常的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例如公司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没有引起销售费用的上升,或者伴随着应收款项的巨额增加,则可能预示着会计造假的存在或者公司销售质量的低劣。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间,也有一些归类上的随意性,如对销售办事处的租金及折旧支出,有的将其归入管理费用,有的将其归入销售费用。
5.一个企业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同行业之间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不少上市公司就通过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来调节利润。前一种情况高估了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后一种情况则是低估了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