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会计的弊端(传统会计的优缺点)
作者:顾安康 发布时间:2022-04-06 04:34:14 点赞:次
1.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不仅仅只是对国家负责,还需对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等负责,还需向他们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
2.即将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主观地分配于各会计期,并将已耗用设备和原材料的原始成本归属于产品成本,传统会计认为会计不是一个计价过程,而是一个历史成本的分配或归属过程,它并不考虑已耗用资产的现时成本。是否是企业消耗量大,价格上涨也较大的资产,而对那些使用少或涨价幅度较小的资产,我国物价总指数的上涨幅度与该特种商品物价指数上升幅度是否差别很大,如一些初级原材料价格涨幅远超于综合上涨水平,故我们应该特别关注这类特殊资产。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颁布的现代企业制度规定凡是企业开始所有制改革、产权变更的程序都需要资深评估机构对企业的财产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调整其账面价值。
3.在对待物价变动冲击传统会计的问题上,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整体调整或者部分调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合理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做出最优决策。

一、传统会计的弊端(传统会计的优缺点),怎么认识
1.它根据收入的确认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以历史成本对资产计价这三个原则来计算收益。企业的利润在物价上涨时被夸大计量,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里其中就会包含资本的返还。
2.企业不可能频繁地编制资产负债表,如果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跨越的期限很长,则资产负债表列出的项目金额极易存在以具有不相同购买力货币计量得出的情况。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会受到失实的经营成果的影响。会计所反映的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
3.以物价上涨情况为例,这个方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可以使较高的折旧与收入相配比,以达到削弱物价变动影响的目的,即递延或者少缴纳部分所得税款,使资产账面价值和转销的成本、费用过低导致收益虚高的问题得到改善。了工业企业产品首次售卖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向和变动幅度。
4.传统会计制度,即原始会计制度。管理会计的重要目的是发现经济事项中的优缺点,为经济行为保驾护航,通过理财和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采用这样的货币计量尺度去计量会计要素,正如1个苹果和1个梨相加,得到的结果既不等于2个苹果,也不等于2个梨。

二、传统会计的弊端(传统会计的优缺点),怎么样才能简析
1.我国目前仍处于持续探索经济改革时期,特殊的国情造成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还处在新旧会计制度的交叉阶段。
2.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一般物价指数或现行价格作出调整就可以迎刃而解,是我国目前通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对这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或办法,所以得到的是被歪曲的会计信息。
3.这些也都会对企业运行稳健性产生负面影响。我国会计体系的根本是帮助企业各方利益体对企业做出预测和决策。
4.用交易发生时的原始成本计量资产的价值,用所耗用生产要素的原始成本与营业收入的配比来计量会计期间的收益。企业发展的根本就是利用历史经营数据去分析配置企业的资金,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经营的能力。
5.然而物价变动破坏了传统会计的计量基础,歪曲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妨碍企业正常生产。企业赚取的经营收入是使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去计量的,并且以现行市场价格对它来计量。由于除材料外其他均为固定成本,这种情况只能在短期才能存在,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决策。
6.物价变动极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使用人看到的会计信息并未真实地呈现企业实际的财产状况以及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