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采用(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作者:龚志兵 发布时间:2022-04-06 06:37:21 点赞:次
1.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世纪70年代初,以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理论,转变了研究思路,将资产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概念,通过对资产的严密界定。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依据收入费用观,强调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注重的是损益表,反映的递延税款是本期的发生额而不是账面价值。
2.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3.由于较之以往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其理念、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都有较大的变化,实行起来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4.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革或选择上,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前提下,顺应会计的国际发展趋势。由于实务中损益表债务法往往对这类差异采用与处理时间性差异相同的方法来处理,这就决定了两种方法的会计处理结果一般是相同的。而损益表债务法不能处理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比如:重估资产而在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企业合并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购买成本,而在计税时不作相应的调整等等。
5.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

一、所得税会计采用(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么做解读
1.如果仅仅因为损益表债务法已经逐渐被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而不选择更有现实意义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暂时性差异转销时所引起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递延税款余额经按实际变动或预计变动的税率进行调整后,能反映出企业当前和今后与纳税影响有关的现金流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当然不应游离于全球会计国际化的潮流之外。在几种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中,应付税款法虽然简单,受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在资产负债表上能清楚地反映企业预付将来税款的资产或将来应付税款的义务,不仅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定位上,就不得不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而不能盲目采用国际通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处理所有经济业务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4.当前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接轨的做法,不仅不为时过早,而且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所得税会计采用(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么样才能诠释
1.在资产负债观下,资产及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会计研究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合理性受到重视。
2.资产负债表成为会计理论的出发点。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全面收益观念,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符合资产负债表复位的潮流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他们对两者差异的处理,历经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到目前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
3.资本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将更注重投资者的决策需要,显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符合这种趋势。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使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税款项目金额更具有实际意义,在我国一些应诉反倾销的企业当中,也屡屡因为会计制度不接轨而失败。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损益表债务法正是顺应了由会计目标转变所引起的一系列会计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
4.所得税业务是世界性共同业务,所得税会计准则趋同是全部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时间做好对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尽早熟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