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除以毛利率(成本除以毛利率等于)
作者:王太 发布时间:2022-04-07 12:55:49 点赞:次
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券商、银行、保险类上市公司的特殊性,这儿所讨论的毛利率不包括这些公司。不知名品牌的产品,毛利率也可能很高,因为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吸引经销商加盟,并提高他们推广自家产品的积极性。
2.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才可能分行业、分产品,核算企业的毛利与毛利率。
3.虽然由于房地产行业目前的暴利特征,这些小打小闹的"外来户"也沾了一些光;公司整体毛利率得以大幅提高,其可持续性很成问题。一些期间费用属于固定成本,无论有没有业务,故可以暂时不予考虑。
4.产品有竞争力,成本占比越大,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毛利润就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以后的余额。
5.纳税人选择放弃免税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开具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6.如果纳税人选择放弃免税、对部分或者全部应税销售收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当开具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上市公司在第一步就没走好,投资者基本上就不用看了。企业的销售收入,还得拔几次毛,才能得到干净、纯净的利润。

一、成本除以毛利率(成本除以毛利率等于),怎样做详解
1.从极端的角度讲,一家企业在有营业收入的情况下,可以没有财务费用,甚至可以没有销售与管理费用,肯定有营业成本。通过与同行公司的比对,投资者就会发现,公司的自身特征,如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低、营销策略的差异、规模效应是不是导致成本优势等等。
2.容易对其盈利能力与发展趋势产生误判。行业性质对毛利率影响确实非常大,有时候是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的。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的比率。
3.从本讲一开始所介绍的毛利率的公式中,投资者其实可以推导出,若要使毛利率增长,必须是营业收入的增速高于营业成本的增速。
4.对于商业企业来说,毛利润就是商品进销差价,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后的余额。如果不看这张明细表,仅看利润表中的数据,根本无法了解这类公司整体毛利率大幅提高的真实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投资该股票相当危险。
5.小规模纳税人取得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是否适用免税政策,应根据纳税人取得应税销售收入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进行判断,纳税人取得适用3%征收率的销售收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的,方可适用免税政策,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2022年3月31日前的,则应按照此前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二、成本除以毛利率(成本除以毛利率等于),要怎么回答
1.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成本占比越小,如果考虑到销售费用的提高,这些公司的毛利与毛利率则并没有在提高。
2.如销售产品时的广告费,运输产品时的运输费,销售人员的薪酬等被列入销售费用科目。比如有些彩电类的上市公司,在1997年的时候,虽然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营业收入与毛利也都在快速增长,由于销售价格降低,营业成本的增速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速,时至1998年,这些企业就开始步入衰退期,最终出现巨额亏损。
3.一个是行业特征,另一个是公司自身的特征。即:如果之前按3%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发票,则应按照3%的征收率开具红字发票;如果之前按1%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发票,则应按照1%征收率开具红字发票。造型的企业来说,原材料在营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4.还有一个财务指标叫定倍率,和毛利率表达的意思非常近。毛利润表示的是产品的含金量。
5.所谓行业特征是指,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性,使其财务表现具备了一定的特点。一些制造消费品的上市公司,会投放巨额广告。营业成本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比起来,它与营业收入的关联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