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成本产量(最大产量和最小成本)
作者:薛钢 发布时间:2022-04-07 22:43:48 点赞:次
1.若地缘政治局势缓和,原油市场或降温,成本端的修正或将带动国际液化气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走弱。中期疫情好转出行恢复,叠加成本修正或刺激调油需求。这主要体现在,报告对双碳与能耗双控工作进行了优化。
2.动力煤:需求季节性回落,远期仍存支撑回顾春节前后,强劲的保供政策推动生产持续增量,进口煤的缩减对煤炭供应造成压力,稳增长的总基调下,制造业能源需求补库强劲,工业用煤集中释放,带来供需节奏错配。高利润是促使炼厂保持高开工率的最主要原因,而作为前瞻性指标,目前美国炼厂的综合加工利润仍远高于往年同期。
3.上述优化举措为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空间,减少对经济的扰动。政策对煤价的调控也一直持续,无论是修订长协价格,限制市场煤价,抑或是供应端的生产保障,市场与政策的博弈在紧平衡的基本面中愈发凸显,煤价也依此高位震荡。
4.由于迫切的补库需求以及被抬升的进口成本,欧洲天然气价格在供应弹性偏低的背景下,预计波动加剧。

一、最低成本产量(最大产量和最小成本),如何才能诠释
1.国内经济下行,亟需逆周期调节政策主动作为、拉动经济增长。考虑迫切的补库需求及被抬升的进口成本,供应弹性偏低,价格波动或加剧。
2.地缘政治博弈也在持续发酵,俄煤出口扰动频繁,一些俄煤主要进口国可能将转港采购印尼煤、澳煤等,加剧全球煤炭资源紧张,叠加国内煤价调控的影响,海内外价差倒挂严重,贸易商在利润驱动下,进口煤预期有所减量。
3.二季度基本面预期偏松,然原油维持高位震荡形成成本支撑,短期震荡为主,中期价格或小幅下行。随着天气回暖,美国丙烷需求逐步走低,供需结构逐渐从去库转向累库;此外中东至远东的运输也将恢复,进一步支撑供应回升,进口成本预计下行。年产量为210吨时,可获得最大利润1660万元。
4.2021年6月至今累计毛收入的盈利仅为其疫情期间累计亏损的四分之一。
5.传统化石能源由于碳排放高,且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碳排放量,降低传统能源消费会作为减碳的首选措施。

二、最低成本产量(最大产量和最小成本),怎么能确立
1.小微企业经营持续承压,就业压力加剧。尽管目前炼厂综合利润仍偏高,炼厂检修量仍将季节性回升,炼厂端需求存在逐步走弱的可能性。除供需因素外,还需关注宏观风险冲击,美联储三月加息如期而至,且整体货币政策偏鹰;通胀居高不下,预计西方经济体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流动性受限压制大宗商品金融属性。
2.游资本开支发展趋势及其对供应的影响分析》中指出,受前期上游资本开支不足的影响,中期油气供应或将出现偏紧的情况,这种格局预计将延续至2025年。
3.去年执行至今的保供政策主要分为3个部分,即原有产能的稳定生产、永久性核增产能的释放、保供期临时产能额度的使用。政策层面不要突出积极稳健主动作为,而且还围绕稳增长的首要目标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协调。
4.今年能耗双控政策面临纠偏,煤炭开采及使用带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约束或将边际缓解,确保保供政策的优先发力。然我国进口量仍将受到进口成本及下游利润的牵制,当前碳三利润倒挂、碳四利润低位的状态将导致二季度进口量同比维持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