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
作者:陈丽珠 发布时间:2022-04-08 11:44:30 点赞:次
1.基层预算单位只配备报账员,负责本单位日常报账和与基层会计科的联系工作。对实物、资产、合同等经济事项的反映,往来事项的处理和各项收入的管理分散在单位,造成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通过三分离一公开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这对于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面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来及监督是对全过程监督,也是全方位的监督,会计人员对单位的会计监督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始终。
3.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也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加强往来账款、债权债务管理,建立定期核算及清理制度。
4.使得会计核算中心转变成为了单纯的记账单位,难以充分掌握保障单位的业务事项。
5.对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加强对基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起到明显效果。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一、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如何才能研读
1.一些超标准不合理、超预算的支出明显减少,不合理的财务支出行为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治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在使用国家资金上的随意性。
2.会计中心在核算时对收到的款项要认真辨别款项性质并区别处理,从而避免将往来款与预算外收入、其他收入串户入账。
3.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指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不变、会计主体不变以及资金支配权不变的基础上,取消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以及会计岗位,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集中实施会计核算。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核算中心负责出具财务报表,也负责财财务报表的上报,可以使中间环节更加简化,既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还有助于提升财务报表上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设计资金支付情况对账表。
4.后在处理单位往来经济业务时,由于单位报账员不进行日常账务处理,而会计中心只是提供月报表资料,使单位领导及报账员对本单位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掌握,给其结算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怎样做讲解
1.财务报表上报及时,可以帮助单位领导人员更加及时全面的了解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和经营情况等,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还可以帮助单位领导人员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为单位的经济决策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由于基层会计科与被核算单位在空间上、经济活动上的脱离,它只能通过相关单位提供的票据、凭证等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对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负责。财政部门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并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禁言。
2.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中心工作人员并不能直接参与到单位的具体业务之中,判断单位保障是否可以报销,只能根据票据的有效性以及相关手续是否齐全等,是通过相关手续以及票据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出经济内容的真实性,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我们应认清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完善,提升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