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制度框架)
作者:叶建 发布时间:2022-04-08 12:41:28 点赞:次
1.这次修订集中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要全面开展编制工作,就必须准确界定部门财务报告编制范围,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2.关于抵销事项,主要是对被合并主体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和收入费用分别进行抵销。
3.相关部门和地方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做实系统部署,注重业务培训,细化会计核算,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报告目的不同。这些形成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的要素基础构成了与财务报告相联系的制度环境中的内核部分。
4.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界一直存在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两大观点,前者主张会计旨在反映受托人对委托人的受托责任信息,后者主张会计应为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5.其中抵销债权债务时,涉及到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要冲回,这次修订补充了相应规定。
6.从汇总数据看,基本反映了试点部门、地方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也反映出财务管理中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制度框架),怎样详解
1.主要会计报表由三种精简为两种,保留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删除了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关于抵销范围,这里指的是合并财务报表所涉及的单位范围,与合并报表编制主体相关。而制度环境对财务报告模式影响的机理是:不同的制度环境决定了资源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的要素基础不同,从而决定了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及其信息需求偏好等,进而影响财务报告模式的选择与变革。
2.报告终稿应提供3份中文打印稿,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部分应抵销事项,由于单位之间处理习惯不一样,另一方记费用,或者一方记负债,另一方记收入等,相关项目无法匹配。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提炼撰写中英文摘要,长度建议控制在5000字以内,且可以脱离报告全文独立成篇。通过与当年预算对比发现问题,为科学编制预算、开展预算监督等提供支持。
3.部门所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编制范围。

二、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制度框架),要怎样表明
1.部门财务报告编制范围调整以后,会出现与部门决算编制范围不一致的情况,从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看,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总额缺乏比较的基础和意义。
2.在收到三家以上机构的信息文件后,我们将按世界银行基于咨询顾问资历的采购方法,评选出一家机构,并就合同事宜展开进一步磋商。涉及系统外单位的抵销事项则由上一级合并报表编制主体处理。
3.满意的成果之后分期支付,具体安排如下:交付两份研究报告初稿和相关翻译成果后,支付合同总价的30%;交付两份研究报告二稿后,支付合同总价的30%;交付两份研究报告最终稿后,支付合同总价的35%;交付印刷成册的研究报告之后,支付合同总价的5%。监督管理咨询机构向财政部国库司报告,并接受财政部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世界银行项目管理组的监督。至于两套报告的关系,应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有机衔接。
4.研究报告应做到观点鲜明且符合实际,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语言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