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内容(基础会计内容总结)
作者:徐达荣 发布时间:2022-04-08 14:54:15 点赞:次
1.有了工资管理的教训,现在就不会盲目勒到处找了。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的整体把握。
2.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可以从利润表中可见。常见的一些问题:会计科目设置这是一步关键的设置,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
3.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复式记账的优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三要素;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4.如果没有设置用户权限,在后面的操作中用户就不能进入账套。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
5.本章的重点内容有:资产的概念、确认资产的条件以及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分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会计等式以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账户的基本结构。各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章总论总论是全书的导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对基础会计学有一个总括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基础会计内容(基础会计内容总结),怎样去解答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也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特定单位。
2.章的难点是:六大会计要素的识别;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常见的一些问题对账。明确会计的空间范围和会计立场,其目的在于使每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从而划清经济责任。
3.第三章复式记账本章主要内容有:复式记账原理;刚开始时由于对该软件的不熟悉,在财务会计里面找不到工资管理,还认为是软件的问题或书错了,后面才知道是自己的操作问题,需要启动工资管理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性质、重要意义和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基础问题。
4.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的引申。涉及会计、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本章主要内容有: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方法。

二、基础会计内容(基础会计内容总结),如何总述
1.其实这就是没有指定会计科目的原因,将现金总账科目中的待选科目中的现金转到已选科目中,再将银行总账科目中的银行存款选到已选科目中,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目的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内容有:会计要素;设置会计科目;账户及其基本结构。本章的难点是:借贷记账法下的资产、成本、费用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账户的基本结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及会计分录编制的基本要领。在填制凭证中会出现不符合凭证必有等象,处理此现象的方法在于凭证类别的设置。
3.2004版新教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重新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定义,需要准确地理解,比如对收入的定义就侧重于从营业收入的角度去把握。尤其需要说明的是2004版新教材在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个新的原则,而且对旧教材原有的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的分类方法也重新调整。基础会计学是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它阐明了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