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等于收入减(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
作者:董政茂 发布时间:2022-04-09 10:23:09 点赞:次
1.即应使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各占总收入的一半。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原有价格水平时,才能达到原有的产出水平。企业的过剩的生产能力,则加速原理就不起作用了。
2.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获得超额利润。技术进步包括发现、发明和应用新技术,生产新的产品,降低产品的成本。这样企业会减少资本投入,增加劳动投入,从而使单位资本的劳动投入增加。
3.从整个经济看,失业最大的经济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2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投资乘数越大。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4.银行的准备金逐渐增加,下一轮的扩张又开始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机器开始更新、企业利润有所增加、经济开始回升。点击查看答案第10题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正数。
5.是由于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经济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攀比等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一、储蓄等于收入减(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怎么做阐明
1.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银行信用不可能无限制扩张。
2.其内容是:收入的增加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两个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银行信用的扩张导致经济的扩张。
3.紧缩货币导致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紧缩货币导致利息率提高,资本净流出减少,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它表明技术进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企业愿意增加产量。货币扩张一方面使利率下降,资本流出增加,另一方面使需求增加,随着创新的普及,超额利润逐渐消失。
4.在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增加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储蓄减少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二、储蓄等于收入减(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怎么能辨析
1.根据引起成本上升的原因不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和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三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2.如果消费增加150亿元国民收入增加额为1500亿元,即国民收入要达到3000亿元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均衡。由于能长期居住,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把住房的增加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宏观经济学认为,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
3.它表明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提高造成利润下降,迫使企业降低产量。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无效。
4.√需求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货币政策和人力政策。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不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5.经济逐渐走向萧条。经济增长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为前提;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