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报表(小企业会计报表有哪些)
作者:李亚鹏 发布时间:2022-04-13 06:40:19 点赞:次
1.出纳收取现金时,须立即开具一式四联的《支票回收登记表》,由缴款人在右下角签名后,交缴款人、业务部门、出纳、会计各留存一联。
2.参与公司各项资本经营活动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决策和管理,做好对本部门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库存现金超过3000元时必须存入银行。制度中不要求严格区分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如果在投资当年取得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属于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则应冲减投资成本。
3.若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就不能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每天发生的银行和现金收支业务作到日清月结,保证帐实相符。现金管理制度所有现金收支由公司出纳负责。
4.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看,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小企业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投资的业务比较少,按重要性原则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简化了的成本法或简化的权益法核算。
5.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6.作到日清月结,如有关固定资产和各项流动资金核算办法的规定,成本计算办法等。负责对本部门财务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
7.按《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法的规定,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
8.出纳收取支票时,须立即开具一式四联的《支票回收登记表》,由缴款人在右下角签名后,交缴款人、缴款部门、出纳、会计各留存一联。

一、小企业会计报表(小企业会计报表有哪些),怎样做简答
1.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小企业,按照制度规定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它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结果和综合性描述。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业会计制度区别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2.所有者权益增减,收入的分类及其确认,费用的分类归集,利润形成等的账务处理基本相同。贯彻国家财税政策、法规,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建立规范的财务模式,指导建立健全相关财务核算制度负责对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都要计提减值准备,并且估计资产损失的方法也相同。
3.包括会计工作的任务,会计制度所应遵循的原则等。《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85个一级科目,《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60个一级科目,其中有58个一级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不仅名称相同,而且核算内容也基本相同。
4.参与价格及工资、奖金、福利政策的制定。如都要求定期编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提供会计报表附注,《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相对更为简化。如资产科目少设了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各项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未确认融资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负债科目少设了应付股利、预计负债、应付债券;所有者权益科目少设了已归还投资;损益类科目少设了补贴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小企业会计报表(小企业会计报表有哪些),怎么能认识
1.比较《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有利于掌握这两个会计制度的异同,更好地在小企业落实《小企业会计制度》。
2.如资产计价方法都以取得时发生的货币支出,或以形成前所发生的料工费支出,或以换出非货币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或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
3.负责监管财务历史资料、文件、凭证、报表的整理、收集和立卷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手续报请销毁。
4.组成部分为主线,先概括后深入地系统而全面地讲解了财务报表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例题通俗易懂地讲解了整个财务报表的体系。
5.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监督各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各项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小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生资产的盘盈或盘亏时直接进行处理。
6.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可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部分科目进行归并,如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为应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装物归并为材料科目等。组织指导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财务预决算,并监督贯彻执行;协助财务经理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分析及考核。
7.如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的规定;会计凭证、帐簿、记帐程序和记帐方法的规定;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方法。
8.负责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推行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