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控制(财务预算控制的要素有)
作者:赵东方 发布时间:2022-04-13 16:57:47 点赞:次
1.资源对一个企业而言,永远是有限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财务预算的50个原则。
2.由于企业的财务预算是按照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逐层进行指标分解的,因而要求企业建立各种预算执行的责任中心,使各责任中心对分解的预算指标既能控制,又能承担责任。
3.3预算分两个层次:企业预算、职能部门预算。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揭示和考评就可以通过责任会计进行。
4.按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是进行财务控制的必要前提。授权通常包括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方式。实现预算目标的信息路径:以企业为核心,建立上下、左右及其内外的完整信息网。
5.财务预算是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预期制定的,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制定,均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部门和个人,为其行动指明了方向。
6.面向整个企业的财务预算也成为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财务控制才能保证企业目标与部门以及个人目标的一致性。
7.绝对性是指任何企业都无法左右的外部环境,如系统性风险;相对性指由于企业管理技术不同、资源配置优劣,导致的不同经营结果。

一、财务预算控制(财务预算控制的要素有),要怎么了解
1.预算是基于过程控制的管理,企业效益全靠对经营过程资源投入的控制。
2.详细聊过之后才知道,这位粉丝是参加了一次财务面试,前两轮都是一些基本情况的了解,最后一轮才是最难的。财务机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角色重点在于组织和平衡,而非一味削减预算的刀斧手。2预算编制的语言分两类:业务语言预算;会计语言预算。
3.通过这些会计资料,不仅可以了解、分析各责任中心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还可以了解、分析企业财务预算总目标的执行情况、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偏措施。这类授权一般适用于正常的例行业务,通常以管理部门文件的形式,规定一般业务或交易办理的条件、范围和责任。
4.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财产保管与记录职务相分离;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职务相分离;经营责任与记账责任相分离;财产保管与财产核对职务相分离。责任会计围绕各个责任中心,与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又成为企业控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真正的企业利益保证是以企业目标实现和投入产出最优为唯一衡量标准,这是专业财务人员必须在观念上解决的大问题。

二、财务预算控制(财务预算控制的要素有),如何去确立
1.2预算编制要以业务预算反映各分解、支撑目标的业务活动对资源的需求;以会计语言抽象业务预算形成企业预算。3不该投入的,要根据财务计划督促业务部门投。
2.2企业预算的基础是业务活动,企业面临的机会有两个边界:绝对性和相对性。4企业预算的柔性规则:适当留有余地和弹性,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
3.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要将这些机构的职能进行归并,合并到企业的常设机构中。特别授权是适用于个别重要、特殊的业务或交易以及超过一般授权的常规交易,这类授权只涉及特定业务的处理条件和具体人员,通常应当保持在较高的管理层级上。
4.东财1103考试批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复习题及答案本模拟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48主李明2007年4月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书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5.奖惩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体现财务预算目标的要求。不同企业间的差距就在于资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及其程度。
6.财务控制的方式财务控制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授权批准控制、职务分离控制、全面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独立检查控制和业绩评价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