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法原理(计划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者:林葱郁 发布时间:2022-04-14 21:03:22 点赞:次
1.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依据不同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归集对象即成本库来归集、汇总费用,再以各种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分摊这些费用至产品中,从而汇总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2.成本库是指作业所耗费资源的归集中心。保健因素是指有关工作条件与工作待遇方面能够导致员工工作不满意的因素,如缩短工时、提高奖励工资,提供额外的福利以及人际关系和敏感度培训等。
3.辅助生产车间直接按计划单位成本对外分配费用,计划总成本与实际总成本间的差异通常计入管理费用,由总部统一调整。成本核算是在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对各成本对象的实际耗费进行计算和比较的过程。增量成本指的是在现有技术和生产水平下,企业增加特定产量,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额。
4.除以改种业务的需求量,最终得出单位成本。公共成本分摊主要有三个标准:相关产量法,这时技术人员应考虑各作业中心所消耗动力费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这一资源费用的分配比例。只有在车间发生全月停工的情况下,停工损失才可以保留在停工损失账户中,由下月生产的产品负担。
5.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的间接费用的范围各不相同,对于制造业来说间接费用主要指制造费用,而建筑施工项目的间接费用主要指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费、企业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和财务费用等。

一、计划成本法原理(计划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如何区分
1.作业成本计算法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而得出最终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中,将每一个作业中心所耗费的资源归集起来作为一个成本库。资源动因是分配资源成本到成本库的标准,是联系资源和成本费用归集的桥梁。
2.经济师《中级邮电专业》资料: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导语:通信成本即通信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传递等服务过程中。作业动因量是正确分配成本费用的基础,是指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的数量。
3.是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并不仅仅限于成本计算方面,其作业过程的观点更值得企业去深入研究和领会。利用这种方法分配作业成本精度很高,核算成本也较高,因为在每个作业中心设置仪器仪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4.确定作业动因的关键在于要为每一个成本选择一个能反映作业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相关程度较高的作业动因。
5.利用处理次数作为作业动因,一个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材料处理的产品成本会被低估,而一个仅需要很短时间的产品成本则会被高估。
6.由于确定出的作业数目往往非常巨大,使得计算非常复杂,为了简化计算一般还需要根据作业的相关性对同质作业进行合并,建立作业中心成本库。
7.停工损失都应由完工产成品负担,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不负担停工损失。

二、计划成本法原理(计划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怎么能辨析
1.最近几年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变化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成为可能,具体表现在:建筑工程中机械化施工程度大大提高,使成本分配的标准和基础发生了变化。
2.在测算时确定接入费根据最有效率的成本标准,而不是企业的实际成本。
3.通常适用于当测算者无法从企业中收集获取与各种业务相关的设备和运营成本的详细数据时采用。采用这种方法时,月末在产品只计算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所耗用的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4.如果成本执行指数等于1或100%,则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相等;如果该指数小于1或100%,则项目超出预算;如果该指数大于1或100%,则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适用于当一个国家管制机构或者通信企业没有能力进行相关成本测算时采用。
5.一个作业中心对应一个成本库。的工程成本信息,计算盈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它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以求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7.例如动力费这一费用要素,对于施工项目各个作业中心所消耗的具体动力费是无法直接获得的。
8.它不同于传统的直接以产品数量为基础的成本系统,而是把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主线,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和动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