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居民收入(美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作者:张科成 发布时间:2022-04-15 02:36:27 点赞:次
1.房地产对于居民资产端的影响不仅是固定资产的升值贬值带来的资本利得,还有房屋的租金收入。一方面大量增发美国,另一方面大量增发国债,并将获得的资金给受损企业、居民提供补贴,减少疫情对其造成的损失。
2.并逐步依靠基建发力,和消费优惠政策扩大内需。库存融资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导致企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将库存压缩的十分紧张,加剧供应链脆弱性。
3.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制造业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在降低,整体通胀平均在过去几十年,呈现出了整体下跌的趋势。
4.虽然收紧货币政策,可以在中短期内降低通货膨胀,代价是牺牲与投资和就业相关的长期利益。
5.鉴于居民收入是衡量居民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用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来衡量家庭债务状况是更准确的做法。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房屋价格高度相关。
6.而负债端房贷占比则呈现出相反情况,原因是低净值、低收入、低学历人群消费贷规模更高。流动性扩张的重要意义在于降低资金的价值,也即降低投资预期回报率,对以未来现金流折现法的资产价格起到助推作用。2018年1月召开的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
7.若我们只考虑首次购房而暂不考虑改善型住房需求,居住模式从租房转换为购买也主要发生在个人可支配收入显著抬高的阶段。
8.企业负债主要就是增加杠杆,居民负债主要就是投入房地产市场等。

一、美国居民收入(美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要怎么样评价
1.较高的融资成本在边际上,也限制了企业增加资本支出和扩大生产能力的意愿,也会通过影响股市而威胁到美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
2.8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直接导致美国发生储贷协会危机,银行业也承受大量坏账压力;而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则直接导致了全球此轮金融危机。
3.以及美联储会加紧货币政策正常化,就能够提前感知外部冲击的风险。货币供给理论,通过设定短期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状况的松紧,影响不同银行间的结算交易,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的目的。80、90年代为破产高峰期,累计破产银行机构达2385家。
4.控制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趋势的核心是,防范信贷以各种隐蔽形式流向房地产市场。
5.图表:美国房地产市场分析示意图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需求端分析框架:长期人口,短期货币需求侧比供给侧对房地产周期影响更大,需求侧的长短因素共同作用于地产周期。
6.当下美国通胀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供应链问题没有完全修复、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工资螺旋上升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
7.分人群特征看,地产配置比重高的人群呈现出低净值、低收入、低学历的特征,主要由于该部分人群拥有资产规模较低。
8.实际上货币供给理论在实际解释通胀路径时表现一般。随着就业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工资螺旋上升的现象可能会被削弱。

二、美国居民收入(美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如何快速领悟
1.在今年9月份,任泽平曾撰文表示全球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收入份额上升,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2.若成屋价格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则新屋由于未来投资收益预期良好,其价格也会水涨船高;若投资者认为当前地产已经过热,考虑到未来收益,新屋市场一般会先于成屋市场冷却。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10月份发布的新报告中。
3.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增速仍然大幅高于企业经营性贷款余额增速和所有贷款余额增速,这也反映出信贷资金通过消费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现象仍然存在。
4.针对本次供应链的修复情况,还可以参看交通部公布的货运等相关指数的修复情况、以及杜克大学调查的企业主对供应链修复时间的调查等等。美联储通过收紧货币政策,降低实体家庭信贷或资产价格,减少家庭财富,制约消费和通胀。
5.过去美国产能利用率打满,与全球化下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美国通过进口压低国内物价有一定关系;而当下全球供需存在缺口,进口对通胀的缓解有限。企业的商业销售收入,不一定领先于资本开支投产。
6.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而个人可支配收入杠杆率则在更长的周期波动角度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7.这些担忧会被计入风险溢价,从而改变资产价格,使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成本更高。
8.企业削减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预算,当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支出减少,家庭部门的工作收入便会减少而降低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