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润为负(未分配利润为负数)
作者:陈世武 发布时间:2022-04-16 06:35:47 点赞:次
1.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再除以利润后的余额。
2.利得在会计科目上一般归属于营业外收入和资本公积。追加对价:潜在控股股东承诺,若未来三年置入资产所产生的净利润之和低于15000万元,其将追送出2275万股。
3.而对于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账面仍巨额亏损的上市公司来说,除以资本公积迅速弥补亏损的方法外,以后年度可以继续分配,将属于业主权益的一部分。
4.从未分配利润的概念来看,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可以在以后年度继续分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不论企业转让部分还是全部资产,企业经营亏损均不得因资产转让和受让方在双方间相互结转。公司法禁止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的规定,真实地反映了资本公积金的本质属性,减少了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为保护公司各方利益提供了保障。
5.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不仅违反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也无形中掩盖了管理层存在的各种弊端。这个在每股未分配利润其实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一、未分配利润为负(未分配利润为负数),怎么去试析
1.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留到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财务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代表企业历年的经营状况,负数表示最终结果是亏损。
2.三板上市公司广建股份于2002年至2003年以缩小股本的形式弥补了部分亏损。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3.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会计学堂整理的。相关上市公司应当在临时公告和年报中充分披露不能弥补亏损的风险并做出特别风险提示。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项盈余公积和分割的利润后的余额。
4.被合并企业合并以前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担,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可由合并企业继续按规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被合并企业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所以一般都是先弥补亏损,争论焦点用资本公积转增后再减资弥补亏损是否构成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二、未分配利润为负(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如何定义
1.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的,"利润分配"科目应当分别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虽然公司法未就减资弥补亏损作明确规定,部门立法已确立了减资弥补亏损制度。
2.一个盈利的企业可以用其以前年度的亏损少缴或免缴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用下一年度的利润弥补。
3.由于履行了上述公告债权人程序,且就债权人的债权保全作出安排,故减资弥补亏损对债权人的利益不会造成任何损害。中介意见关于方案源起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指出,未分配利润只是账面上的数额,它为正数并不代表企业有钱。
4.要把利润分配完毕才能结转下年,该科目只是一个利润分配的过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