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账务处理(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作者:胡小月 发布时间:2022-04-17 20:28:45 点赞:次
1.上期期末留抵税额3万元。进料加工出口货物收齐有关凭证申报免抵退税时。该厂上期期末留抵税额5万元。
2.2019年9月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款6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本期免、抵、退税额。
3.有一堆进项税分不清是外销的进项税还是内销的进项税,去抵当期内销的销项税。通俗地说进是一笔买卖,加工再出口又是一笔买卖,在进出口的合同上没有联系。
4.进料加工实行的是免税并退税政策,加工耗用的国内料件的进项税,解析:来料加工类似于国内业务的委托加工,它是由国外的委托方提供原材料,由国内的加工方代垫部分辅助材料进行加工并收取加工费,进口和成品出口往往是一笔买卖,或者是两笔相关的买卖,原料的供应商往往是成品承受人。上述的例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来看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一、出口退税账务处理(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怎么才能确立
1.2016年3月初留抵税额120万,当期购进材料一批进项税额80万元,此材料所有产品均需耗用。当月该批货物已全部出口,出口总价折算人民币为60000元,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来料加工业务进口材料400万,加工完成后出口产品收取的料工费110万元。
2.货物的征税率17%,为进料加工业务另进口免税材料300万,当期内销产品的收入是600万元,一般贸易出口以到岸价500万签订合同结算,其中运保佣50万元已经出口时支付。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增值税申报和出口退税申报必须是同步,因为如果没有增值税的申报,就无法得知是否退税,这一点与外贸企业很不一样。来料加工实行的是增值税的免税不退税政策,国内加工方收取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由于加工费免征增值税的,加工过程中所耗的国内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免税加工费对应的进项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3.既涉及一般贸易出口业务,还涉及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退运业务和运保佣业务。

二、出口退税账务处理(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怎么能简答
1.所以如果不限制退税上限,就完全可能会把设备的进项税也退了,计算该企业免抵退应退税额。
2.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实质是将买的原料、辅料、能源、动力含的税都退掉,由于进料加工进口时免税,所以出口时也不用退,加工完的离岸价中包含这些成本,所以要计算免抵退税抵减额。
3.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计算该厂当期应退税额。0生产型企业出口特殊性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内销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的进项税是混淆在一起的,如果按外贸企业做是很麻烦的,把进项税核算对应到每一个产品头上不仅增加了工作量。
4.本月出口货物销售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其中来料加工贸易复出口货物90万元。
5.品及内销产品的进项税,我们不能沿用外贸企业退税的方式,而是选择采用免抵退的方法。